怎样识别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怎样识别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是柑橘果实在储运期间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两种病害常常混合发生。为了便于比较和采用统一的防治方法,在此一并叙述。两种病害在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发病初期,均在果实表面出现柔软、水渍状病斑,呈褐色软腐。一般2~3天后,病斑上长出白色霉层,随后又在其中部长出青色或绿色的粉状霉层,但在病斑周围仍余留一圈白色的霉层带,霉层带以外的病部和健康组织部位交界处,仍存在水渍状环纹。病斑后期,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深入果肉,导致全果腐烂;干燥时则成僵果。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症状,也有许多明显的区别,主要区别见表2-6。
表2-6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症状主要区别
区别点 青霉病 绿霉病发生时期 开始储藏时发生较多 储藏中、后期发生较多粉状霉层 青色,可发生于果皮、果肉和果心间隙 绿色,只发生于果皮上白色霉带 较狭,1~2毫米,外观呈粉状 较宽,8~15毫米,略呈胶质状病部边缘 水渍状,边缘规则而明显,宽度不大 水渍状不明显,且不整齐沾黏性 对包果纸及其他接触物无黏着力 多与包果纸及其他接触物粘连腐烂时间 21~27℃时全果腐烂约需15天 21~27℃时全果腐烂需6~7天气味 霉气味 芳香味
咪鲜胺能治柑橘酸腐病吗?
果实采后病害加大了果品的贮藏损失,阻碍了柑橘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果品保值、增值。据了解,当前行业中仍以使用保鲜剂浸果作为预防采后保鲜病害的主要措施。常见的保鲜剂一般包括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膜剂(喷于植株体或浸蘸果实后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无色、无味、无毒的高分子膜),前两者应用较为普遍,杀菌剂多用于采后浸果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多使用于采摘之前。
“当前国内柑橘保鲜剂主要以咪鲜胺及盐类、抑霉唑类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品类比较少,药剂选用相对比较传统。目前科研人员更多侧重于探索一些更安全、系统性的物理操作方式帮助柑橘防腐保鲜,近年来化学保鲜剂产品更新较少。黑腐病、青霉病、绿腐病、蒂腐病、炭疽病、酸腐病是柑橘采后贮藏过程中易发生的六大病害,多种病害常混合发生,实际操作中应有针对性的选用多种药剂预防病害发生。
接触柑橘保鲜行业多年的刘太柏告诉笔者,化学保鲜剂的产品使用是柑橘保鲜技术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应用保鲜剂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果实采收前后的各种农事操作,并根据贮藏需求选择合适的保鲜剂产品和使用方式、浓度,从而做好柑橘防腐保鲜工作。
柑橘保鲜方法有那些?
柑桔贮藏方法得当,可延长保鲜时间,增加收益。那么,怎样搞好柑桔贮藏,尽量减少贮藏期间出现的腐烂果和变味果呢?
库房消毒 通风库或普通住房都可贮藏柑桔。贮藏前先将库房打扫干净,堵塞鼠洞。并在柑桔入库前一周用500倍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或1-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也可在每立方米房内用硫磺粉10克加次氯酸钾1克密闭熏蒸消毒。在柑桔入库前2天应敞开门窗通风,防止因病菌伤害而影响柑桔贮藏效果。
防腐处理 需贮藏的柑桔要在采收当天进行防腐处理,最长不得超过2天。防腐保鲜药剂可选用50%抑霉唑(万利德)5毫升+25%施保克10毫升+2-3克2,4-D钠盐+10-12.5公斤清水,处理柑桔750-1000公斤。方法是将采下的柑桔浸入配制的药液中,浸0.5-1分钟,然后取出晾干。
通风预贮 经防腐处理的柑桔放在通风的库房,打开门窗,利用空气对流,使果皮水分散失晾干,可有效减少变味果和腐烂果。预贮时间一般5-7天,如预贮时遇到雨天,可以延长到10-12天。通常以果皮晾干,果实失重3-5%为宜。预贮后的柑桔可以用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贮藏,也可*果贮藏,贮果用具可用木条箱、竹筐或藤蒌等。
贮藏方式 柑桔在入库贮藏时,可以根据贮藏条件和库房大小选择贮藏方式,主要有“品”字形堆码、架贮和就地堆藏等。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留有足够的通道和便于管理人员操作空间。
库房管理 柑桔贮藏期间要求库房门窗遮光,库内温度一般保持4-10℃,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昼夜温差变化尽量少。贮藏初期,库房内易出现高温高湿,缩短柑桔寿命,这期间要加强通风,尽快降低库房温湿度。当外界气温低于4℃时,要及时关闭门窗,用草堵塞通风口,加强室内防寒保暖,午间气温较高时通风换气;贮藏后期,当外界气温上升至20℃时,要关闭门窗,实行早晚换气或温度低于16℃时通风换气。当库房内相对湿度降到80%时,采用箱藏柑桔的应覆盖塑料薄膜保湿。覆盖的薄膜离地面25-30厘米,切勿密闭;采用堆藏的柑桔可在上方铺盖干净稻草保湿。同时,都可以用地面洒水或盆中放水等方法来提高空气湿度。在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遇到浮面烂果,可随时剔出,但尽量不要翻动。
沃柑脚腐病用什么农药防诒
沃柑脚腐病,又称柑橘裙腐病。根颈部湿度大容易发病,先用利刀将腐烂状物刮除干净后,再用辛菌胺乙酸盐加萘乙酸,或甲基硫菌灵加吲哚乙酸,或多菌灵加吲哚丁酸等涂抹树干伤口,每5~6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柑橘酸腐病是怎样的病害?
酸腐病是柑橘采后及贮藏期的一种常见病害。
果实染病后,出现橘黄色圆形斑。病斑在短期内迅速扩大,使全果软腐,病部变软,果皮易脱落。后期出现白色捻状物(气生菌丝及分生孢子),整个果实出水腐烂并发出酸败臭气。
病原为白地霉酸腐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通过雨水、风力及工具接触传播,从伤口侵染果实,一般在贮藏后期引起大量烂果,以薄膜包装更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