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花又名绣球花、粉团花、紫阳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观赏灌木。盆栽品类高度30cm左右,叶对生,花序直径达20cm,近球形,着生于枝头,有白色、粉红色、蓝紫色,花期5-7月,培养得当可延至9月底。其花形硕大,色泽艳丽,形姿秀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一、特点
八仙花原产于中国,现已成为长江流域出名的观赏木本花卉。八仙花适应性比较强,属亚热带植物,不耐酷热,亦忌严寒,在长江以北地区冬天须移入5度以上的室内越冬。性喜光,湿润凉爽环境。要求种植土壤富含有机质,湿润忌长期水渍,否则易导致烂根。耐干旱能力较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花的颜色,pH值为4-6时花呈蓝色,pH值7.5以上,花则展现红色。因而八仙花可作为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指示植物。
二、种植管理
1.肥水管理采用腐叶土:沙子(1:1)并加入少量有机肥作为种植基质。八仙花喜肥,成长旺季可半月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花前花后各追施一次磷、钾肥。尤其在花期需肥迫切时,可向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因八仙花叶大,叶面的水分蒸腾相对旺盛,用水量较大,可向叶子上喷水,下降其水分蒸腾速率。在成长节季节,一般每天浇透水一次,每隔1天至2天叶面喷水一次,北方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硫酸亚铁,以坚持盆土的微酸性。现蕾前后用水量明显加强,应每日浇水1-2次,冬天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霜降前,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使枝条成长健壮,有利冬天休眠。夏天,八仙花需摆放半荫的地方,避免烈日直射,否则叶子泛黄焦灼,影响成长和观赏。
2.修剪花后准时修剪整形,将基部过量的枝条疏除(可作为扦插材料),留基部2-3个芽,以坚持良好的株型,待新芽伸长10cm时摘心一次,促使分枝,以有利于枝繁叶茂。恰当抑制光照。
3.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八仙花具有较强抗病性,病虫害出现的频率很低。成长时期偶有叶枯病、炭疽病和蚧壳虫出现。病害在温室中全年均可形成,生产中小心通风透光,合理疏枝,准时清除病枯叶,发病初期,用百菌清800倍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喷杀。介壳虫的防治和治疗,除了增加通风外,在其若虫孵化期喷1次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和治疗。
4.繁育措施八仙花多采用扦插、分株和压条进行繁育。扦插一般在5-6月,结合早春修枝及花后的整形进行,择其嫩枝或已基本木质化的枝条,插穗长10-15cm,保留顶部2-3片叶并各剪去1/3-1/2,速蘸ABT生根粉100ppm滑石粉浆,然后扦插于河沙或蛭石为基质的苗床中,恰当遮荫,1个月后即可生根,2个月即可上盆定值,每个月追肥1-2次,当年即可开花供观赏。分株宜选择在旺盛成长季节,将其中2-3株移到另一个盆中,2个月即可成型。压条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三、八仙花的促成种植
1.促成种植原理八仙花系短日照植物,每日黑暗10小时以上,约6周即可产生花芽,作促成种植的植株,需通过6-8周冷凉(5-7度)期后,将植株置于20度温度条件下催花。可见花芽时,即将温度降至16度,维持2周后即能开花。八仙花在低温(13-18度)及短日照(10小时)下花芽分化快,20度以上花芽不易分化,结合此特性可进行有目的的花期调控。
2.前期处理花芽分化时期增加光照,并适量喷施磷、钾肥和比久,保证水分供应。花芽分化后逐渐减少浇水,促使枝条充分成熟。10月底或11月初摘去叶子移入冷室(5-8度),抑制浇水施肥,维持半干状态,促进其充分休眠,通过6-8周后,方可进行促成种植,时间选择在12月至次年1月。
3.促成种植技术要点初期,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先加温至13-15度,早先逐渐提升到20度左右。此时期要求光照丰富、土壤湿润,空气温度较高,北方可用双层膜保温保湿。当可见花芽和花序伸长时,将温度降至16度左右,下降空气湿度,坚持每周追施液肥一次,以氮磷钾浓缩肥10:30:20和硝酸钾各1000倍混在一起浇施,同时加强土壤钙质,可用硝酸钙水溶液浇灌。土壤中施15-15-15复合肥和花生麸各1次(间隔10-15天)。其它,为促使开花可用10-40ppm的赤霉素(GA3)喷雾1-2次。通过20天左右即能开花(从见花芽时起计算)。若所种植绣球为粉红色品类,南方地区应小心调节土壤pH值,以避免花色变成蓝色或紫色。土壤pH值可用稀薄轻质碳酸钙水溶液浇灌调节,调至6.0-6.5为宜。北方地区则应堤防浇施矾肥水1-2次,以避免成长开花不良。
促成开花的绣球上市时正值元旦、春节时期,硕大娇妍的花朵在葱葱绿叶中绽放芳颜,给节日带来的是浓浓春意和团团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