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别称象牙红、老来娇、圣诞花等,为大戟科大戟属常绿灌木植物,原产中美洲,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绝大一些省区市均有种植,常见于公园、植物园及温室中供观赏。茎叶入药有消肿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盆栽一品红的养殖办法吧!
一品红的成长习性
一品红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塔斯科地区,1825年由美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约尔·波因塞特引入美国。短日照植物,喜温暖,长适温为18-25摄氏度,4-9月为18-24摄氏度,9月至翌年4月为13-16摄氏度,冬天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喜湿润,一品红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成长期只要水分供应充溢。喜日光,在茎叶成长期需丰富日光,促进茎叶成长快速繁茂。
一品红的繁育办法
1、扦插:一品红的扦插繁育重要有半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方式,还有老根扦插此类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扦插繁育方式,一品红的插穗都应在清晨剪取为宜。因为此时插穗的水分含量较为充沛。剪切插穗时,要求切口平滑,并且要剪去劈裂表皮及木质部,以免积水腐烂,影响愈合生根。
2、压条:一品红一般采用高压繁育法,压条的时间以4-7月份进行为宜。选择木质化的枝条,一般选头年生健康充实的枝条,在光滑位置进行环状剥皮,环剥的宽度跟环剥处枝条的粗度差不多,一般以3-4厘米为宜。压条后一般两个月左右可长出根系,此时可将其剪取下来栽培于盆中,即可出现一新的植株。
一品红的养殖措施
1、土壤:一品红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一般用菜园土3份、腐殖土3份、腐叶土3份、腐熟的饼肥1份,加少量的炉渣混在一起利用。
2、温度:一品红喜温暖怕寒冷。每年的9月中下旬进入室内,要增加通风,使植株逐渐适应室内环境,冬天室温应坚持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此时正值苞片变色及花芽分化期,若室温低于15摄氏度以下,则花、叶发育不良。至12月中旬早先进入开花阶段,要逐渐通风。
3、光照:一品红喜光照丰富,向光性强,属短日照植物。一年四季均应得到充溢的光照,苞片变色及花芽分化、开花时期显得更为主要。如光照不足,枝条易疯长、易染病害,花色暗淡,长期摆放阴暗处,则不开花,冬天会落叶。为了提前或延迟开花,可抑制光照,一般每天给予8至9小时的光照,40天便可开花。
4、施肥:一品红喜肥沃沙质土壤。除上盆、换盆时,加入有机肥及马蹄片作底肥外,在成长开花季节,每隔10至15天施一次稀释5倍充分腐熟的麻酱渣液肥。入秋后,还可用0.3%的复合化肥,每周施一次,间断3至4次,以促使苞片变色及花芽分化。
5、浇水:一品红不耐干旱,又不耐水湿,浇水要按照天气、盆土和植株成长状况灵敏掌握,一般浇水以坚持盆土湿润又不积水为度,但在开花后要减少浇水。浇水要小心调匀,避免过干过湿,否则会酿成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脱落,俗称“脱脚”,或枝条成长不匀称。
6、摘心:一品红在订植3周后,根系已长出,这时可摘心,摘心时留4-6个叶节,温度提升到昼温28-30摄氏度,夜温23摄氏度,经常喷雾加强湿度,持续两周左右,看到芽长出,然后慢慢下降温度,白天25-28摄氏度,湿度也要下降,这时期可按照植株的整齐度、丰满度,进行二次摘心,补充营养,结合用矮化剂处理。
7、修剪:一品红在清明节前后将休眠老株换盆,剪除老根及病弱枝条,促其萌发新技,在成长过程中需摘心两次,第一次6月下旬,第二次8月中旬。在种植中应抑制大肥大水,尤其是秋天植株定型前。待枝条长20至30厘米时开始整形作弯,目的是使株形短小,花头整齐,匀称分布,提升观赏性。
8、控株:一品红在种植过程中均需应用植物成长调节剂对植株高度进行矮化处理,以达到商品花高度一致的要求。此外,种植时期坚持昼夜温度的一致性也至关主要,应随时跟踪监测,当昼夜温差超过3摄氏度时,可在摘心充分后喷施750至1000ppm的矮壮素1至4次,以控制茎秆疯长。
一品红的病虫防治和治疗
1、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重要形成在冬天,正值一品红开花季节,一旦遇阴雨绵绵、潮湿无日光,可危害一品红花序、苞片、叶子、枝条。一般均由花絮开始形成水浸状病斑。之后病斑处覆盖一层病原菌分生袍子,病原菌继续传至苞片。苞片初期发生水浸状褪色斑点,早先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病原菌再发展至枝条,在枝条上形成黄褐色至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显著向下凹陷呈黑褐色,严重时病斑处呈干枯状。
【防治和治疗】应用设施封闭的特征,创造一个高温、低湿的生态环境,抑制灰霉病的出现与扩展。设施夜间室内湿度多高于90%,清晨拉苫后,要随即开启通风口,通风排湿,下降室内湿度,并以较低温度抑制病害扩展。9点后室内温度上升加快时,关闭通风口,使室内温度迅速提高至32摄氏度左右。
2、根腐病
【症状】一般以高温季节出现较为严重,在种植土壤含水量较高时也极易出现。初期植株发生凋萎征象,此时若检视其茎基部,可见呈淡褐色缢缩征象,但侵害病株未见靡烂、水解征象,早先病斑逐渐向上蔓延,凋萎征象亦逐渐严重,茎部病斑稍凹陷呈黄褐色,后期病斑部组织崩解,酿成植株因缺水严重而枯萎致死,有时整株呈水浸状黄化,终致腐烂而死,近地表一些可见白色菌丝,严重时可扩大至种植土壤。根部患病时,时而酿成根腐征象,初期影响植株的正常成长,严重时引起死亡。
【防治和治疗】①实行轮种:轻病田隔年轮做,重病田隔3-5年轮做。②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合理排灌,增强抗病力。③严格选种:舍弃不合格的种子。按种子重量的0.5%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④发病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花生的茎基部,每次每亩用药液25-30千克。
3、叶斑病
【症状】叶斑病重要在春夏天出现较为严重,而病斑多由老叶开始出现。初期叶子上发生紫红色至褐色小斑点,病斑为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早先病斑逐渐扩展,多数病斑可互相愈合而产生一大病斑,后期病斑中间渐渐转为灰褐色。严重时病斑组织呈坏疽状,致使叶子扭曲、干枯。
【防治和治疗】①准时除去病组织,集中烧毁。②轮种(温室内可换土)。③不宜对植株喷浇。④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避免病害扩大蔓延。
4、粉虱
【症状】粉虱的成虫和幼虫喜茂密遮阴的环境,群集在一品红上部叶背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使叶子褪色或形成褪绿斑,影响光合作用,引起植株成长不良,虫体排出的蜜露时而会导致霉污病。成虫有趋黄性。
【防治和治疗】粉虱以初龄移动幼虫最为柔弱,其次为刚羽化成虫,对药剂敏感,适宜喷药防治和治疗。粉虱一般高温低湿时会大量出现,高峰期为9月下旬-11月下旬。其最适防治和治疗期为9月下旬,喷药时间为早上6-1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