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黑斑病别名褐斑病、斑枯病。该病在菊花栽培地域都有出现,除损害菊花外,还可伤害野菊、甘菊、除虫菊等多种菊科植物。植株受益后,轻者叶子枯焦、零落,严重者全株枯逝世。严重影响植株的扩展及鉴赏。
症状:该病主要损害植株的叶子。病发早期,染病叶面上产生褐色小点,病斑今后逐步发展成圆形、卵形或不规矩形,玄色到黑褐色。病部与健部界线显着。病发前期,病斑上泛起不太显着的渺小斑点,为病原菌的性胞子器。病发严重时,病斑相互毗连构成年夜斑块。最初,叶子变黑枯逝世,吊挂于茎干上。染病植株叶子自下部开端,按序向上枯逝世。
病原:病原为壳针孢属的真菌(SeptoriachrysanthemellaSacc.),附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
病发纪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胞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当气温相宜时,病原菌分生胞子器成熟并出现分生胞子,分生胞子借风雨流传损伤。病原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2~27摄氏度,侵害植株后约莫15~30天开端病发。该病在植株所有扩展期内都可发生。低温多旱季节或植株栽种过密,病情成长敏捷。不一样种类对黑斑病的抗性也有必定不一样。染病的种类有紫胡蝶、新明白、火舞、紫露凝霜、蟹爪黄、喷鼻白梨、西施醉舞和归田乐等。抗病力较强的种类有湖上月、迎春舞、春色、玉桃、紫雁飞霜、紫桂等。
防治和治疗:①实时扫除病株、发病叶片,祛除侵害源。栽种后镌汰的植株要实时铲除烧毁,以舍弃来年的侵害源。②增强栽培治理:选择排水优秀、透风透光的地段栽种菊花。制止轮栽。盆栽的土要每一年更换。公道施肥,留意氮、磷、钾的配比,以增进植株结实扩展,增加抗病力。栽种不要过密,使植物有充实的透风透光前提。③反抗病差、鉴赏价值较低的的种类,尽早镌汰。④药剂防治和治疗:病发前,喷施1:1:100波尔多液以预防感染。病发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药剂瓜代使用后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