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属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艳丽,观赏价值较高。然而如果护理不妥,郁金香容易形成盲枝、盲花征象。
盲花症状体现为枝叶发育正常,长势弱者花芽失水呈白色,叶尖状,花茎萎缩;长势强者,花茎短,花瓣坚持绿色或白色,且与雄蕊、雌蕊卷曲在一起,不能完全开放。盲枝即植株地上部只生有一片肥大的叶子,无叶枝,更无花枝。其出现 因素有如下几点:
一、与品类、生物学特点及冷处理时间有关:郁金香由于原产地严酷自然条件的长期锤炼,不仅发生了耐寒不耐热的品类特点,而且还使其具备了必需通过一按时间的低温处理,茎、叶得到充分成长后才能开花的生物学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秋、冬露地栽培可满意低温要求,第二年4至5月开花,使用这一特点对郁金香鳞茎进行9摄氏度或5摄氏度低温处理,可做促成种植,终年供花。生产中的盲花征象则重要是因种球未经低温春化或冷处理时间短,没达到开花要求所致。
二、与鳞茎的大小及中央温度有关:生产中多用12厘米以上球茎做种球,这样的球花芽充分发育,多无盲花发生;而鳞茎在10至11厘米以下的种球多做露地栽培,一年后花芽充分发育后也可正常开花,若做促成种植则盲花率较高。重要因为这样规格的种球大一些花芽还未发育完全,在冷处理前必需比直径为12厘米的种球在17摄氏度-20摄氏度的中央温度处理时间延长1-3周。若种球大小不一,中央温度处理不妥,又做促成种植,养份成长时肥分再供应不足易发生盲枝、盲花。因此提醒生产者在大批量生产中应按照差别的种植方式严格选择鳞茎规格。
三、人为要素的影响:首先,栽种前去鳞茎皮时,应尽量勿将茎芽损失,减少盲枝的形成。其次,在贮藏和转运中人为酿成极度高温,如:鳞茎本身或另外水果、蔬菜、花卉及发动机散热过量,导致鳞茎内乙烯的出现。当乙烯浓度达到0.1dpm时会使芽坏死,种植后则会发生大量盲枝征象。
四、另外要素的影响:如种植中不正确的浇水,温室内湿度过大,种球带病而导致根系窒息则更无产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