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覆盖物 晚上应在棚室内套小棚并加盖草帘。夜间在棚室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可增温1摄氏度~2摄氏度。在原来的草苫上面再加一层薄苫,可使棚温提升2摄氏度~3摄氏度。在原来的草苫上覆盖一层薄膜,不仅能够挡风,还能避免雨雪打湿草苫,从而减少因水分蒸发而导致的热量散失。对于地栽的花卉还能够进行地膜覆盖,覆盖后可提升土温1摄氏度以上。
2.周围熏烟 寒流到来之前,在棚室周围点火熏烟,可避免棚室周围的热量向高空辐射,减少热量散失。
3.清扫棚膜 把棚膜上面的灰尘、污物和积雪准时清除干净,能够加强光照,提升棚温。
4.覆地膜或小拱棚 棚室内属高垄种植的,可在高垄上覆盖一层地膜,一般可提升地温2摄氏度~3摄氏度;平畦种植的,可架设小拱棚提升地温。
5.挖防寒沟 在棚室外侧南面挖沟,填入马粪、杂草、秸秆等保温材料,可避免地温向外散失,提升棚室南部的地温。
6.双膜覆盖 在无滴膜下方再搭一层薄膜,由于两层膜间隔有空气,可显著提升棚内温度。
7.水池保温 在棚室中间每隔几米挖一贮水池,池底铺塑料薄膜,然后灌满清水,再在池子上部盖上一层透明薄膜(以防池内水分蒸发而增棚室内的空气湿度)。由于水的比热大,晌午能够汲取热量(高温时),晚上则能够将热量释放出来。
8.适期揭苫 在温度条件许可时,尽量早揭晚盖,促使花卉进行光合作用。深冬天节,晴天一般在早晨日光洒满整个棚面时揭草苫,这时棚内气温一般不低于18摄氏度。多云或阴天时光照较弱,也应适期揭开草苫,使散射光射入,一方面可提升温度,另一方面由于散射光中具有较多的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切忌长时间不揭草苫,酿成棚内阴冷、气温大幅降低。
9.增施肥料 在棚内施入马粪、碎草等酿热物,以提升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适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仅能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升土温,为花卉供给营养物质,而且还能增强花卉抗冻能力。
10.挂反光幕 在棚室北侧悬挂聚酯镀铝膜,能够加强棚内光照,提升棚温2摄氏度~3摄氏度。
11.暖气增温 遇到极冷天气,可在棚内增设火炉或开通暖气,但利用炉火加温时.要小心避免花卉煤气中毒,应安装烟囱将煤气输出棚外,小心不要在棚内点燃柴草增温,因为柴草燃烧时放出的烟雾对花卉为害极大。
12.撒草木灰 草木灰呈灰黑色,具有较强的吸热能力,匀称撒于棚室地表后,一般可提升地温1摄氏度~2摄氏度。
13.喷抗冻素 在降温之前,用抗冷冻素400~700倍液喷洒植株的茎部和叶子,能起到防寒抗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