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草茉莉、胭脂花
科属:紫茉莉科、紫茉莉属
原产地:
南美热带地区.
形态特性: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作一年生种植,株高1米左右。花顶生,有白、粉、黄、红、紫及复色等。坚果黑色,外形象地雷。主根肥大块状,株高约1米,主茎直立,侧枝散生,节部膨大。单叶对生,三角样卵形。花数朵顶生,萼片呈花瓣样,花冠漏斗形,边缘有波状浅裂,但不分瓣。花色有白、黄、红、粉、紫,并有条纹或斑点状复色,具茉莉香味更觉淡雅。坚果卵圆形,黑色,表面斑纹褶皱,外形像个小地雷,故孩子们又叫“地雷花”。种子白色,胚乳呈非常细的白粉样。花期7月至10月。
变异有矮生紫茉莉,株高约30厘米,种子瘦小,其中有一种玫瑰红色的品类,观赏价值很高。还有重瓣品系‘楼上楼’,是紫茉莉中的名品。
成长习性:
喜欢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以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为佳,花朵在早晨及今晚开施,在日光下闭合。
繁育养护:
能自播繁育。
紫茉莉以小坚果为播种繁育材料,可于4月中下旬直播于露地,发芽适温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七八天萌发。因属深根性花卉,不宜在露地苗床上播种后移栽。如有条件可事先播入内径10厘米的筒盆,成苗后脱盆定值。
北方秋末可将地上一些剪掉挖起宿根,用潮土埋在花盆里放低温室越冬。来年春天露地继续种植,成株快,开花也早。宿根植株的长势虽不如播种苗健旺,但它的块根却逐年膨大,间断3年即可长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褐色块头,苍皮叠皱,质地坚硬。春天,可把块根下部1/3栽入浅盆,块根上部裸露,逐渐茎化适应外界环境。并因形授意,构成自然山石盆景。每年春季发出1个至2个新枝开花结实。秋后剪去枝条,把块根原盆入室,坚持盆土微潮收藏好。能间断培养数十年,块根越老越显得古朴苍劲,别具神韵。
用途特性:
紫茉莉多散植于或丛植于园林的空地上,或者植于路边的灌木及乔木下。因其花色较多,花色明艳,适应性强,南北方均可栽培,是目前优异的绿化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