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学名Rosacvs,别名当代月季、四季花,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被列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截止目前,玫瑰种植品系已达3万余个,包括大花月季、丰花月季、盆花月季、切花月季、微型月季、地被月季、藤本月季和树桩月季等类型。在切花月季中,出名的品类有阿斑斯、摩尼卡、得克萨斯、红玫瑰、白玫瑰、黄玫瑰、粉玫瑰、婚礼白、卡罗拉、大丰收、红柏林和睡美人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时提升,切花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玫瑰切花容易靡烂变质,观赏寿命很短。因此,正确地掌握鲜玫瑰切花的保鲜技术,可延长其观赏时间,增强观赏成效。
1.切花采后的生理变化
切花采收后,切断了花枝和母株间的联系,花瓣内部便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因此,水分、糖类、蛋白质、核酸、有机酸、挥发性物质、矿质元素、维生素和植物激素等化学成分的性质、含量及变化都:自接影响切花品质。
(1)水分的影响研究表明,玫瑰切花在瓶插过程中,吸水总量与瓶插寿命没有相关性,其寿命的长短只取决于吸水与失水之间的平衡关系。当玫瑰切花吸水量大于失水量时,其鲜度加强,花色明艳,茎杆挺拔,代谢正常;而当吸水量小于失水量时,则不能坚持切花品质。因此,在其贮运过程中,通常需要90%-95%的相对湿度来 保证其鲜度。
(2)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作用是衡量切花寿命长短的良好指标,高呼吸速率的切花寿命较短。对玫瑰切花的呼吸速率的研究表明,呼吸速率随花的成长发育过程逐渐升高,当达到呼吸高峰后玫瑰花开始萎蔫时,呼吸速率下降。采收后喷洒BA(6~苄基嘌呤)能下降切花的呼吸速率,延迟呼吸高峰的发生,进而延长切花寿命。
(3)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物质的代谢影响玫瑰切花花瓣中的淀粉在采后一两天内快速分解,之后维持较稳定的水平。可溶性糖含量于采后逐渐下降,还原糖在瓶插前期稍有加强,早先会降低。研究表明,月季采收时花瓣中的淀粉含量越高,其后在瓶插的花冠中的糖分就越高,瓶插寿命就越长。除了糖类的降解,切花体内还伴随着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在可溶性蛋白质中,有相当一些是维持生命运动所需的酶类,如切花采后蛋白质酶、核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活性的提升,常常引起切花品质的下降。玫瑰切花采后蛋白质的变化动态和切花采收时的发育程度有关,若采收的切花完全开放,则瓶插时重要产生蛋白质的分解作用。若在蕾期或初开期采收,花朵尚未发育成熟,采后初期随着发育程度的加深,蛋白质合成作用是重要的,在早先的衰老过程中蛋白质才开始大量分解,含量降低。
(4)膜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玫瑰花瓣衰老过程中,固醇与磷脂的比率加强,引起膜的流动性下降,从而使与膜结合的酶活性减弱,细胞汲取溶质的能力减弱,加之膜透性的加强,最终引起细胞死亡,花瓣凋萎。
2.采收分级
切花应在适宜的期间进行采收,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切花的观赏寿命。在能保证开花的前提下,应尽早采收。玫瑰切花期剪取的时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剪取的花朵最好含苞待放,摘除盛开的花朵,以减少养份消耗。采收后的花应尽快放入盛清水的桶中以防花萎蔫,应用的水最好含杀菌剂,水的pH值最好为3.5-4.0。收获后的切花因其质量参差不齐,必需按一定的标准分级。分级依据花柄的长度、花朵质量和大小、开放程度、小花数目、叶子状态等进行分级。一般来说,对切花而言,花茎越粗越长,则玫瑰切花的商品性越好。
3.预处理与包装
在室温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10%左右的蔗糖处理玫瑰切花4h,能够延长花期,使蕾期采收的花枝正常开放,并保证运送或贮藏后切花的开放品质。为了避免切口侵染,玫瑰切花剪取后,将花枝切口用蜡烛火焰火炙片刻,以消灭切口上的细菌。也能够将剪取后的玫瑰切花,在食用醋内浸10s。为了在运送或贮藏前迅速去掉田间热,预冷对于易腐烂的切花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预冷的对策许多,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田边设立预冷室。预冷室内不包装花枝或不封闭包装箱,使花枝散热,直到梦想的温度。预冷的温度为0摄氏度-1摄氏度,相对湿度95%-98%。
预冷后用于销售的切花应进行包装。包装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玫瑰切花在运送时的机械损害或水分损失,坚持切花最佳的新鲜状态。包装材料多以柔质塑料为宜,重要有低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和聚丙烯塑料薄膜等。试验证明,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成效最好,保鲜时间最长。通常的贮运办法有湿藏法与干藏法。湿藏是将花的茎部浸入充满水或呵护液的器皿中,可满意切花对水分的需求,坚持花的形态,避免机械伤害,但费用较高,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和运送。在花苞期,干藏比湿藏的成效好,保存期更长。玫瑰切花通过运送后,最好能在水温为35摄氏度-40摄氏度的保鲜剂溶液里进行温水处理。
4.贮藏与保鲜
玫瑰切花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摄氏度-2摄氏度,最好是将玫瑰插入水中进行湿贮。湿贮的水质很关键,较低的pH值和没有多元酚的水对玫瑰切花有利。湿贮时间不可过长,以免缩短瓶插寿命。通常在2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干藏切花,每1h失重10%,若失重15%-20%,就会严重影响瓶插寿命。
玫瑰对糖敏感,因此必需与杀菌剂配合应用,单独利用糖液会下降瓶插寿命。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铝或8~羟基喹啉盐类(8~HQS、8~HQC)等杀菌剂同糖液混在一起应用成效很好,或用氯异氰尿酸钠(SDT)与质量分数为1.5%的糖液混在一起利用成效不错。常用的保鲜液有200mg/L8~羟基喹啉盐类(8~HOS)+50mg/L乙酸银+5%蔗糖与1.5%蔗糖+320mg/L柠檬酸。其它,用质量分数为0.1%的硫酸铝水溶液浸泡玫瑰切花,12天内能坚持最初状态。
5.杀菌与抑制乙烯的出现
杀菌剂以8羧基喹啉盐为主,常用的还有维生素C、阿斯匹林、明矾、洗洁精等。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在水中能产生强酸环境,控制微生物的繁衍和成长,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延缓鲜花凋萎时间。1L开水中的阿斯匹林、维生素C、8~羧基喹啉柠檬酸钠用量分别为4片、5片、0.2g,明矾、洗洁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5%和2%-5%。花枝插入药液中的长度为3cm-4cm,3天换1次药液。配制时不要用金属器具,以免导致化学反应,最好用玻璃或陶瓷容器。
花朵开放时形成的乙烯能加快衰老。硝酸银能控制微生物的出现和成长,其质量分数宜为0.2‰-0.4‰。矮壮素(CCC)、比久(B9)、青鲜素(MH)等成长调节剂能延缓鲜花的衰老,应用质量分数为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