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茉莉别称胭脂花、粉豆花、野丁香、状元花等,为紫茉莉科紫茉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北各地常种植,为观赏花卉,有时逸为野生,根、叶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和滋补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紫茉莉的栽培办法吧!
紫茉莉的成长习性
紫茉莉性喜柔和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冬天地上一些枯死,在江南地区地下个别可安全越冬而成为宿根草花,来年春天续发长出新的植株。露地种植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盆栽可用一般花卉培养土,在略有蔽荫处成长更佳。花朵在傍晚至清晨开放,在强光下闭合,夏天能有树荫则成长开花良好,酷暑烈日下时而有脱叶征象。喜通风良好环境,夏季有驱蚊的成效。
紫茉莉的繁育措施
1、播种:紫茉莉用种子繁育,宜在3~4月播种育苗,苗长出2~4片叶片时订植,株距50~80厘米为宜。移植后小心遮荫。紫茉莉管理粗放,容易成长,小心恰当施肥、浇水即可。紫茉莉为风媒授粉花卉,差别品系极易杂交,若要坚持品系特征,应隔离种植。
2、扦插:紫茉莉扦插繁育可用脚芽、顶芽、腋芽等作插穗,其中脚芽成长势最强,种性不容易出现退化,抗病能力强,用沙、炉渣、园土等作基质。扦插后控温20摄氏度左右,10天即可生根。生根后移人器皿中培育成苗。
3、块根:紫茉莉老株块根可重复繁育使用3-5年,一般在第2年后种性会渐渐衰退。在长江以南块根可安全越冬成为球根花卉,在不能越冬地区可在霜后将植株从地表上3-5厘米处剪断,挖出块根,晾晒到表皮发干时,放在不受日光直射而又干燥的地方,一冬不浇水,温度抑制在10摄氏度左右,翌年定值后重新发出新株。
紫茉莉的栽培措施
1、土壤:紫茉莉家庭盆栽土壤可选肥沃的沙质和半沙质土壤为好,在pH值6至6.5的微酸性土壤栽培,则根系茂密,成长健旺,如土质黏重,缺少有基质,肥力较低,通气性不良,则根系少,植株矮,茎叶纤细,花少而小。
2、浇水:紫茉莉不耐旱,但又忌积水,多雨季节要准时倾倒盆内积水,否则叶子易发黄。夏天炎热晴天每天要浇水两次,早晚各一次,如发现叶子卷垂应喷水于叶子,促使成长,雨季需常松土,使盆内不积水。春秋天隔几天浇透1次水。冬天应坚持盆土湿润即可,浇水过量,根部会发黑腐烂,叶子枯黄、脱落。
3、光照:紫茉莉是喜光植物,成长发育需要有丰富的光照,长日照直射光更有利于它的成长发育。光照强,叶色浓绿,枝干粗壮,花蕾多,着色好、香气高。如光照不足或过于荫蔽,则叶色淡绿,叶子大而薄,光合作用产物减少,生理运动受到控制,植株发育不良,花的产量低,质量差。
4、温度:紫茉莉花对温度较敏感,要求温热湿润的气候,并能适应较高的气温,不耐低温,抗寒能力差。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成长极其缓慢,甚至停止成长。19摄氏度左右能够萌芽,25摄氏度以上才孕育花蕾,30-40摄氏度时花蕾产生及发育较好,成熟开放适宜温度是32-38摄氏度。
5、施肥:盛夏高温季节是紫茉莉成长的旺期,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如花生饼粉、骨粉、过磷酸钙以及多元素花肥,每月施两次。紫茉莉在夏天成长期常产生枝叶繁茂但不开花的征象,重要起因是施了过量的氮肥,酿成枝叶疯长,遇到这样状况要抑制肥水,增施磷钾肥,促进孕育花蕾,同时.要堤防把紫茉莉移到日光充盈、通风良好之处。
6、病虫:紫茉莉常有螟蛾幼虫和介壳虫、红蜘蛛危害,以7月至9月最为严重,常蛀食花蕾,可用万能粉或杀灭菊酯加水200倍进行喷洒,每半月喷洒一次,即未形成病虫害也应进行喷洒,做到预防在先,喷洒时间以晴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为宜,晌午烈日不宜喷洒,避免药害。
7、修剪:紫茉莉夏季成长很快,要准时修剪,盆栽紫茉莉修剪保留基部10厘米至15厘米,促发多数粗壮新梢,如新梢长势很旺,应在成长1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则开花较多,且株形紧凑。花凋谢后应准时把花枝剪去,减少营养消耗,也能促长新梢,使枝密、芽多、开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