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草为1-2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子对生、无柄,由舌状花和筒状花组成。由于百日草为相对短日照植物,因此可采取调控日照长度的办法调控花期。当日照长于14小时时,开花将会推迟,从播种到开花大约需要70天,此时的舌状花会显著增多;而当日照短于12小时时,则可提前开花,从播种到开花只需60天,此时的花则以管状花较多。其它,也可经过调解播种期和摘心时间来抑制开花期。
在播种过程中,百日草要求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通常发芽温度为21-22度,发芽时需要培土,2-5天即可发芽。在成长过程中,日温应坚持在18度,夜温应达到21度。从播种到开花,所需时间一般为9-10周。其它值得小心的是,百日草忌连座,应适期轮种。
由于百日草在成长后期容易疯长,为此,栽培者通常采取以下几个办法加以抑制:一是恰当下降温度,加大通风量;二是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面积,加大株行距;三是准时摘心,促使腋芽成长。详细操作办法一般是在株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留下2至4对真叶后摘心。要想使植株低矮而开花,常在摘心后腋芽长至3厘米左右时喷矮化剂。对于没有疯长的苗可露地种植,如果为了制约其成长高度也要进行摘心处理。
百日草成长势强,喜温暖、干燥和日光丰富的环境,也能耐半阴。成长适温为20-25摄氏度,不耐酷暑,当气温高于35摄氏度时,长势显著减弱,且开花稀少,花朵也较小。为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光照14小时/日)下,株高加强,舌状花较多;在短日照(光照9小时/日)下,舌状花变小而管状花增多。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但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沃土中成长最佳。在夏天多雨或土壤排水不良的状况下,植株细长、花朵变小、忌莲座。
百日草以种子繁育为主,也能扦插繁育。种子繁育宜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发芽适温为15~20摄氏度。它的种子具嫌光性,播种后应培土、浇水、保湿,约1周后发芽出苗。发芽率一般在60%左右。在小满至夏至时期,结合摘心、修剪,选择健壮枝条,剪取10-15厘米长的一段嫩枝作插穗,去除下部叶子,留上部的两枚叶子,插入细河沙中,经常喷水,恰当遮阴,约2周后即可生根。
定值成活后,在养苗期施肥不必太勤,一般每月施一次液肥。接近开花期可多施追肥,每隔5-7天施一次液肥,直至花盛开。当苗高达10厘米时,留2对叶子,拦头摘心,促其萌发侧枝。当侧枝长到2-3对叶子时,留2对叶子,第二次摘心。这样做,能使株形蓬大、开花繁多。春播后通过70天即可开花。百日菊为枝顶开花,当花残败时,要准时从花茎基部留下2对叶子剪去残花,以在切口的叶腋处诱生新的枝梢。修剪后要勤浇水,并且追肥2-3次,能够将开花日期延长到霜降之前。雨季前成熟的第一批种子品质较好,应准时采收留种。
播种苗4~6片叶时订植于10~12厘米盆。百日菊侧根少,移栽时堤防少伤侧根。苗高10厘米时,进行摘心,促进多分侧枝。生产上为了矮化植株,在摘心后2周,用0.5%比久喷洒,成效明显。也可利用成长调节物质来调控花期,小苗期用0.25%~0.4%比久溶液喷洒,可提前开花,花朵慎密;如用0.4%~0.8%比久或矮壮素,喷2~4次,将推迟开花。幼芽期每半月施肥1次,花蕾发生前增施2次磷钾肥。或用"卉友"20~20~20通用肥。花后不留种需准时摘除残花,促进叶腋间萌发新侧枝,再开花。苗栽培株务必隔离,避免品类间杂交,影响种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