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选择与作畦:选择地下水位低、疏松通气、土层深厚的沙性壤土,土壤需含有充沛的有机质,含量最好能达到1.0%-1.5%。土壤pH值在5.5-6.5之间。月季切花喜水、怕涝,土壤排水不良和积水,都会影响月季根系的成长。结合江西的土壤特性和种植方式,宜挖深沟做定值畦,订植畦做成高畦,粘性土壤订植畦一般高35-40厘米、砂性土壤订植畦一般高20-25厘米、地下水位偏高的地方,订植畦可高达50厘米以上。畦面宽100-120厘米或80-100厘米,畦沟面宽50-60厘米。
(2)栽培
种植方式及订植密度:高品质月季切花生产多采用折枝种植法,种植方式为单畦双行种植,株距13-15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亩订植4500-4800株。种植选择在多云、低温天气,早上和傍晚最佳。栽培时拉直线栽种,以 保证栽培后各畦种苗笔直。订植时小心嫁接苗的切口向畦内,嫁接苗接穗高于畦面2-3厘米,防止接穗发出不定芽;扦插苗的主芽与土壤平行。在塑料棚室内一年四季均可订植。一般在3-9月订植,夏天订植缓苗期短、成活快,冬天定值缓苗期长、成活慢。
订植后管理:订植后准时浇足定根水,在高温天气订植时注意遮荫降温并向叶面喷水。定值后一周内充分保证根部土壤和表土湿润,白天叶面喷水,恰当遮荫。3-5天后即可检查是否发出白色的新根,如果有大量的白色新根发出则说明订植成功。7天后逐渐下降叶面浇水量,但要坚持表土湿润;15天后逐渐减少土壤浇水量,此后按照土壤干湿状况适期浇水,坚持土壤潮湿,并喷洒多菌灵或百菌清农药进行一次病害防治和治疗,同时堤防中耕锄草。20天后当有大量的新根萌发时,可减少浇水量,恰当墩苗,促进根系进一步成长,通过30天后可进行正常管理。
(3)温度管理:月季切花生产最适宜的成长发育温度白天24-26摄氏度,夜间14-16摄氏度。冬天当夜间低于8摄氏度时,很多品系成长缓慢,枝条变短,畸形花增多。夜间温度长期低于5摄氏度时,大多数数月季品类不能发出新枝,或者发出的新枝较短,盲枝增多。因此,冬天低温严重影响切花的枝条长度、发芽及花芽分化,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夏天当夜间温度高于18摄氏度、白天温度高于28摄氏度时,大多数数月季品系生育缩短,切花的花瓣数减少,花朵变小,瓶插寿命变短,对切花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梦想的昼夜温差是10-12摄氏度,温差过大引起花瓣黑边。在生产实际中,夏天将棚室内的白天温度抑制在26-28摄氏度,冬天将棚室内的夜间温度抑制在14-16摄氏度,就可保障出口月季切花的高产、优质周年生产。
(4)土壤水分管理:月季喜水又怕涝,土壤水分不足时会影响月季的切花产量和质量;相反,土壤水分过量又会酿成根系通气不足而影响根系发育。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泉水或井水作为月季切花灌溉用水,宜采用滴灌系统。月季切花的浇水时间、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受季节、天气、土壤和植株成长情况的影响,生产者重要按照生产经验或仪器不时观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植株成长状况等肯定。仪器可应用迅速测定土壤水分的土壤张力计,用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并作浇水参考依据。冬天及早春气温低、干燥,月季植株成长缓慢,对水分的需要量较少。晴天每天浇水1次,浇水时间选择在晌午,不要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防止因浇水时水温低而下降土壤温度;浇水量以畦沟渗出少量水为宜。4-6月上旬春夏之交气温高、多雨、湿度大,种植土壤湿度较大,但月季植株成长也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经过加强每次浇水的量,满意月季植株成长对水分的大量需要,晴天每天浇水2-3次,土壤水分张力PF坚持在2.2,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晌午、下午16点以前浇水,浇水量以畦沟渗出水,在畦沟内低洼出微微有积水为宜;阴天在上午浇水一次,浇水量以畦沟不渗出水为宜,以下降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出现。间断降雨天停止浇水,等待雨停、天气转晴后准时浇水,这样有利于棚室空气湿度的调节抑制;6月中旬-9月上旬气温高、干燥,种植土壤也较干燥,月季植株成长加速,水分消耗也增大。重要经过加强浇水次数,加强土壤水分;每天浇2-3次水,土壤水分张力PF坚持在1.6-1.8,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晌午、下午16点以前浇水,浇水量以畦沟渗水并有少许积水为宜。秋天天气凉爽,较适宜月季切花的成长,浇水坚持每天1-2次,土壤水分张力PF坚持在1.8左右,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晨、下午14点以前浇水,浇水量以过道(畦沟)渗出少量水为宜。
(5)施肥管理:月季切花在养份成长期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比例3∶1∶2,开花期为3∶1∶3,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每月定期施用。施肥量应按照土壤肥力、植株成长情况及其产量等要素考虑;施肥对策应按照设施条件进行,采用以下两种施肥办法及施肥量仅供参考。
滴灌施肥要选择溶解性高的肥料,产花期每亩棚室每月需要硝酸钾10千克、硝酸铵10千克、尿素5千克、磷酸二氢钾1kg、硫酸镁1kg、螯合铁100克、硼酸100克配成肥液施,其它微肥按照植株情况进行调节。将肥料配制成EC值为1.2-1.5,pH值为5.5-6.0的肥液在施肥前先滴清水5-10分钟,随后滴施肥液,施完肥液后再滴清水5-10分钟。一般冬天每日施肥1次,中午进行;其他季节每日施肥1-2次,分别在早上和晌午进行。
在无滴灌施肥系统时采用土壤深施埋肥法。参考施肥量每月每亩棚室用缓效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为3∶1∶3)5-7.5kg、硼酸50克、硫酸锌1kg。植株发生缺铁或缺锰状时,用0.05%的螯合铁或0.05%螯合锰叶面喷施。
在实际生产中,要小心增施有机肥。土壤栽培每年需要添加1次腐熟的有机肥料,保证月季切花成长对土壤有机肥的需要。每年添加总量一般为8-10吨/亩,以补充有机质的分解,使土壤有机质达到3%-5%以上,添加时间以每年秋天和冬末为佳。添加有机肥时在畦面的中部(行间)挖开30厘米深、25-30厘米宽的浅沟,然后直接添加有机肥,最后同土壤匀称混在一起。
(6)湿度管理:优质月季切花萌芽和枝叶成长期需要的相对湿度为70%-80%,开花期需要的相对湿度为40%-60%,白天湿度抑制在40%,夜间湿度应抑制在60%为宜,棚室内湿度重要影响花色。有些复色品类,如彩纸、阿班斯等湿度、光照不足时色彩变淡,显现不出复色原有的色彩;红色、黄色品系,湿度、光照不足时色彩也会变淡,花色不明艳,品质受到影响。棚室内湿度高于90%以上棚室薄膜、水槽、植株及叶子开始出现水滴,易诱发多种病害产生,如灰霉病、霜霉病、褐斑病等。
(7)光照管理:月季切花喜光,特别是散射光照。赣中地区夏天晴天晌午12-14时日照强度在12.5-14.2万勒克斯,日照中含紫外线强是某些品类花瓣黑边的重要 因素之一。每年春夏雨季间断阴雨7-10天、冬天间断阴(雨、雪)7-10天的天气,酿成阶段性的光照不足,影响切花的成长和品质。利用高品质的月季公用薄膜,在保证高透光率的前提下可拦截大量紫外光,在阴雨天保证一定的散射光进入棚内。在月季抽枝时期不利用遮光网,保障植株有丰富的光照;现蕾后能够在晴天10-16时期,利用60%-75%银灰色的遮阳网;雨季间断阴雨天不能遮光,冬天不遮光,棚室土表面过湿、有霜霉病、灰霉病时不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