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养杜鹃的人很多,但要养好并不容易。经过近10年的研究,我发现以浅盆栽培杜鹃最为重要,长势特好。
我曾用深盆和浅盆做过对比试验,发现以浅盆栽培的植株,须根能密布全盆,根系生长得非常好,植株生长茂盛,病害也少,开花时节繁花似锦,很有观赏价值。但用深盆栽培的植株,须根只分布在盆土上中层,深层基本无根,而且须根和树势生长都比浅盆差,甚至经常烂根,病害和黄化病也较多,为什么浅盆的土量比深盆少,反而长得好呢?原来,杜鹃花是一种浅根性花卉,没有主根,只有众多像头发丝一样的须根团,且都分布在盆土的上中层。深盆盆土多,浇水后不易干,使盆土长期处于过分潮湿的状态,这就会影响根部的呼吸和生长,甚至使根部腐烂、黄化脱叶乃至死亡。若将小苗种于大盆、深盆中,这种表现则更为严重。近年来,我用杜鹃花作为盆景栽培,也以浅盆生长最好。
那么,浅盆需要浅到什么程度呢?我认为不是越浅越好。太浅了土量太少,盆土太容易干,不能保持土壤湿润,杜鹃花也不会生长良好。浅的程度应依植株大小和品种的生长势来决定,这是必须讲究的。实践证明,用扦插繁殖的杜鹃花苗,第一、二年苗小,生长也较慢,最好先种在8~12厘米盆径的小素烧盆中,第三年移植到12~20厘米盆径的中盆(最好是素烧国际标准盆)里,第四年才定植到浅盆中。经多年试验,我认为固定栽培的浅盆,最好是盆深12~14厘米,盆长45~50厘米,宽35~40厘米。当然,栽培盆的深度和盆径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但浅盆原则应坚持。在这样深度和盆径中栽培的杜鹃花容易种、容易管,培育出的植株大小适度,容易搬动,观赏价值也较高。
浅盆栽培除应注意杜鹃花一般的栽培技术外,还应特别掌握以下三个重要技术环节:
1.每年落花后,一定要进行一次定盆换土。所谓“定盆换土”,就是把植株固定在盆上,不翻盆(大株杜鹃花翻盆容易死亡),只把盆四周的旧土和老根挖去,再填入新的微酸性培养土。换土时间最好在即将下雨前,换土后淋雨有利于新根生长。
2.适时修剪、整枝,控制植株生长。杜鹃花在定植时,树龄已达4年,正值生长最旺盛日寸期,浅盆栽培的盆土有限,应适时加以修剪,整枝疏枝,控制生长。以后的生长,应控制在树冠比盆径稍大,而株高不超过70厘米、这样才能保证杜鹃花正常生长,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3.勤浇水,施稀肥。浅盆栽培因盆土少,容易干燥。特别是夏秋炎热季节,晴天时必须在早上或傍晚浇一次透水,每天再加喷2~3次叶面水。杜鹃花的根细密,喜肥但不能施浓肥,应坚持薄肥勤施,一般5~7天施一次稀肥。生长期以氮肥为主;花芽分化至蕾期以磷钾肥为主;生长发育期加喷3~4次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最好每年加施3~4次2%浓度的黑矾水肥液,以防止黄化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