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有一种神奇的国槐树种,不但当年栽植就可结槐米,更为神奇的是,该树一年可开两次花,结两次槐米。今年7月份,由于该村村民大面积栽植该树种,使该村卖第一季槐米就收入170多万元,每亩缺水、瘠薄的旱地平均收入达到了3000元左右。
让这个以往贫穷困苦的小山村充满了希望和激情的神奇树种叫“早生双季槐”。本报记者日前带着许多问题来到这个小山村,采访了“早生双季槐”的研究发明者运城市人大代表、沟东村村委会主任雷茂端,了解了他数十年来呕心沥血研究“早生双季槐”、发誓要为贫瘠缺水的旱塬地找到适宜栽植的经济树种,并引领家乡父老走上致富道路的心路历程。
由于大旱之年导致根腐病的流行,果树成片死亡,雷茂端苦苦寻找新的经济树种,新的希望在他心中萌动。
沟东村位于盐湖区与万荣县、稷山县、闻喜县的交界之处,北依稷王山,共有560多口人,160户散居于虎踞龙盘的8个自然村。雷茂端1957年出生在这里。从他记事起,天上只要有乌云,村里便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扫院子,雨水流进院子低洼处的井坑里,便是这里村民的生命之水。天旱之年,地里的小麦只有一尺多高,连100斤麦子都收获不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村里的老槐树见证着他青少年时期的贫穷。也正是这种经历,使雷茂端高中毕业回家后发誓要改变自己及家里人的命运。改革开放初期,他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植苹果,但由于大旱之年根腐病的流行,果树成片死亡,雷茂端血本无归。他又试着种植其它水果,可在根腐病泛滥的旱塬地,几乎所有水果植物都无法栽植。难道旱地就没有适合栽培的经济树种吗?雷茂端苦苦地思索着。
1985年秋季,运城地区又逢大旱。地里玉米只有一尺多高,花椒树的叶子干了,就连上百年的柿子树也被太阳晒得叶片卷曲。但村边地头的国槐树却枝叶茂盛,结出了一串串硕大的槐米穗,有心的村民急忙采摘槐米,将晒干的槐米卖给了收槐米的药材商。
槐米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和多领域的化工原料,多用于医药、保健方面,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软化血管、消炎、解痉的作用,槐花、槐叶、槐角、槐根等都可入药;槐米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可以提取天然食品色素,随着世界各国相继淘汰有毒化学食品色素,能赋予食品许多新功能的天然色素将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想到这种情况,雷茂端激动不已:在地里种槐树卖槐米或许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雷茂端的想法首先被村里的年长老农泼了一盆冷水。经验丰富的老农告诉他:“槐米价格虽好,但一般槐树开花要等七八年甚至十几年,而且就是这样树龄的槐树也结不了多少槐米。在地头沟边栽上几棵还可以,要是在地里大面积栽植,就把好地毁了,家里都喝西北风呀?”
但雷茂端并没有打退堂鼓。他先在村里一株一株地观察国槐树,观察中他发现国槐的形态各异,品种繁多。他想:“既然品种繁多,那就很可能有一些早产高产的好品种。”
这难道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双季槐吗?他期待着、揣测着,到了9月份,一株开满了洋洋洒洒、密密匝匝、颗粒饱满的槐米的“早生双季槐”展现在他的眼前。
雷茂端在自家地里栽上了许多国槐树。一有时间,他就骑着自行车,到周边村里遍寻槐树的优良品种。
只要看到各地有槐树枝繁叶茂,槐米穗大,与众不同,他就剪下接穗在自家地里嫁接起来。
几年过去了。他看着满地的国槐树,无论天再旱,槐树长势都很旺盛,但要么不结槐米,要么结了,也是零星的几穗。这时,村里的流言蜚语相继传来,有人说他脑子不正常,有人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由于地里都种上了国槐树,没有庄稼收入,家里吃喝就靠爱人当民办教师的那点工资来维持,还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一天,他兴冲冲地从外面剪了几枝认为比较好的接穗回来。刚进家门,就听见7岁的儿子正和邻家一同龄女孩在院子里说话。女孩手里拿着一瓶娃哈哈果奶正在炫耀:“我妈妈给我买了娃哈哈,你有吗?”儿子说:“我才不稀罕哩,等我爸爸回来,给我买一箱。”雷茂端感到一阵揪心,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五毛钱了。当晚,他和爱人提起此事,爱人说:“你要做的事我完全支持,虽然我跟上你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但是,我希望你以后多想想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你放心,我会成功的,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其实当时说这话时,雷茂端的心里没有任何底气。
对妻儿的承诺,更加激发了他要成功的决心。雷茂端将考察的范围延伸到了省外,这时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一天,他在河北省安国县郊区的一户小院门前发现一棵枝繁叶茂的国槐,树上的槐米穗特别大,于是他和这家主人商量,他采几枝接穗,每穗付给该户人家20元钱。主人答应后,他便上树剪了几枝。谁知,他刚从树上下来,主人就翻脸了。说他弄坏了树,并说他家的槐树是从国家农科院花10万元买来的,要他赔5万元。可当时雷茂端身上只揣着几百元钱。于是,这家主人就找了当地几个地痞对他拳打脚踢,他好话说尽,都得不到饶恕。后来,几个人将他按在地上,把他身上仅有的几百元全部搜走。当地一位老者实在看不惯,出面说情,那几个人才给他留了几十元路费。回家时,他绕道陕西又看了几个地方的槐树,到了山西河津市时已是晚上,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只有饿着肚子在火车站候车室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在万荣县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才回到了家。
为了实现梦想,他去西北农大向专家教授请教树木杂交技术,一位姓龙的教授了解了他的意图后说:“不要说你一个农民,许多专家利用杂交技术几十年也难以研究出一个好的品种。”虽然这样说,还是感动于他的执着,向他介绍了树木杂交的关键要点。
这年春季的一天,他在地里观察时,发现一棵自己培育的小树苗叶片肥厚、长势旺盛。更令人惊喜的是,那棵小树当年就结了20多穗槐米,而且米穗大而紧凑,颗粒非常饱满。雷茂端兴奋不已,采下来晾干一称,有1.8斤。也许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国槐新品种!于是,他以此为母树又嫁接了数十棵小树,继续观察此树种的各项性能。第二年,嫁接的数十棵小树不但长势良好,也都结出了洋洋洒洒的优质槐米。这更增加了雷茂端的信心。
当年8月底,广西的一位朋友突然打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一棵一年能结两次槐米的双季槐。在多年的考察中,雷茂端也发现过有些槐树出现过一年结两次槐米的现象,但都是偶然现象,每两年便消失了。偶然之中也许孕育着必然?他决定去看个究竟。可是路费成了问题,家里已经山穷水尽,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再也借不出钱了。于是他偷偷去卖血,拿着卖血的钱去了广西。到了广西才知道,那株国槐并不是双季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第一季槐米没生长出来,到了9月份才长出来,实际还是第一季的槐米。
要外出考察,母亲生病要长年吃药,两个孩子要上学,实在没有钱维持生计的时候,雷茂端就去卖血。许多时候,由于卖血,他的身体虚弱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
他一从外地考察回来,就钻进自家的地里。几百种国槐树种都要相互配对嫁接,工作量太大,他就利用优选法,将优选出来的树种作为母树,然后再选取优良的树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那一段时间,他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整理观察笔记,他盼望着奇迹能够出现。就这样年复一年反复试验,他又熬过了好几年。
上天也许真会眷顾有心人。2001年8月份的一天,雷茂端像往常一样来到他的实验地,发现一棵已经采摘过槐米的小槐树上,又长满了小米穗。这难道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双季槐吗?他期待着、揣测着,到了9月份,一株结满了洋洋洒洒、密密匝匝、颗粒饱满的槐米的“早生双季槐”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成功了!那一刻,他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双膝跪在他家多少年都没有收成的土地上,对着苍天顶礼膜拜。
他以那棵“早生双季槐”为母树,高接大树,并培育出了许多小树苗。他向村民推荐该树种,因为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当地农民并不认可他的说法。于是,他决定先建立起示范园。但是建立一个示范园,至少需要十几万元钱。这些钱又从哪里来呢?
他想到了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一对翡翠手镯。手镯是母亲的陪嫁物,母亲一直用生命呵护着,父亲得了脑血栓需要钱母亲没卖,母亲得了心脏病需要钱时也没舍得卖。母亲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任何人都不能卖了它。”他跪在母亲坟前,从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他告诉母亲,他要建立的示范园将会造福更多的人,他要卖掉手镯,希望母亲能理解他,不要怪罪他。
期待第二季槐米的丰收,并期待丰收给这个小山村带来财富,同时更期待着 “早生双季槐”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态树种,能给全省乃至全国干旱缺水的旱塬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对手镯卖了12万元,占地200亩的示范园建起来了。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早生双季槐”的性能非常稳定,而且比传统国槐具有更耐旱、更耐瘠薄、抗逆性更强、更易管理的特性,不仅结槐米早,并且每年能结两次槐米。单就产槐米来说,当年就能结米,3年可丰产,5年能达到盛产。每到槐米收获的季节,他园区内的“早生双季槐”挂满了槐米穗,通过卖槐米有了收入,雷茂端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有一部分村民开始嫁接、栽植他的“早生双季槐”,但仍有部分村民在观望。
成功后的雷茂端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运城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将退耕还林国槐树种改良为“早生双季槐”,他的事迹被《时代人物》《中国绿色时报》《农业科技报》等各地媒体竞相报道。2004年,“早生双季槐”在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示范区陕西杨凌示范园区进行示范栽培。其优良的生长性能,得到了杨凌农业科技中心和筹划委员会专家的认可,并被第十二届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他作为唯一的农民专家,同全国各地26位专家教授一起登上了国家级的大讲堂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大讲堂。当年,他还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二届中国农村改革典型表彰大会”,并被授予“2005中国农村改革百名 (典型)优秀人物”称号,还被运城市评为“第三届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等。在2006年11月6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杨凌科技博览会上,雷茂端作为农民代表出席了中外农民创业论坛,雷茂端的发言引起了韩国新村运动中央研究院教授金允性的兴趣。金允性紧紧地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祝贺你,你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有一天,我会邀请你去韩国讲学。”随后,兴奋地和雷茂端合影留念。
沟东村有部分村民栽植的“早生双季槐”有了收入,村民们看到了希望。2008年,雷茂端被村民们选为村委会主任。当上村官后,他号召村民家家户户种植“早生双季槐”。为了在村里普及推广,他自己垫资2万元左右雇人帮村民嫁接栽培。到目前,全村共栽植“早生双季槐”2000多亩。他于2011年当选为运城市人大代表。三路里镇其它村的村民受到影响,也纷纷引种栽植“早生双季槐”。目前,三路里全镇共栽植“早生双季槐”一万亩左右。三路里镇党委书记叶建军称,目前,全镇共有4个行政村以退耕还林为主栽植“早生双季槐”,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号召下,力争一两年时间使全镇的总面积达到两万亩左右。盐湖区区委书记王志峰、区长王吉敏特别关注“早生双季槐”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并关照雷茂端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争取让“沟东槐米”的品牌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全力打造旱塬地生态经济示范基地,为山区、旱塬地区的农民致富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时至今年7月份,沟东村的槐米名声大振,出现了井喷效应。第一季槐米收获后,许多村民亩收入达到了3000元左右。8月6日,记者来到沟东村,进入视野的是一片片“早生双季槐”树林。该村第一居民组村民雷乙未告诉记者,他2009年种植了13亩“早生双季槐”,2010年槐米卖了一万六七千元,今年第一季已经卖了近4万元。和他家收入差不多的还有第四居民组村民雷明岐。他说,目前看长势,估记第二季的产量比第一季还要多。以前心存疑虑的第二居民组村民雷景泽说,他家当时只种了3亩,现在计划将家里十几亩土地全种上“早生双季槐”。
雷茂端在村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今年七月份,平时少人问津的沟东村突然沸腾起来了。由于我们村槐米的产量大、质量好,并形成了规模,外地的客商都愿意来。收获季节,村里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家帮着采摘槐米来了,加之来来往往的药材商、凉晒槐米等景象,使我突然觉得,我们村充满了激情和希望。目前,我们村光卖第一季的槐米,就使全村收入170多万元,加上第二季槐米的收入,估计全村收入要接近300万元。”
采访时,村民雷乙未激动之余,写了一首小诗:“早生槐米满山村,科技敲开致富门。群雁高飞头雁领,茂端是咱带头人。”他说:“我们村的村民目前之所以栽植‘早生双季槐’热情高涨,是看到了我及其它村民实实在在从旱塬地里将几万元钱装进了口袋。”
据悉,现在每天找雷茂端要求种植“早生双季槐”的周边村民络绎不绝。许多外地、外省的人也前来考察。目前,省林业厅正在积极为雷茂端申报科技成果奖。
离开沟东村时,记者来到一片早生双季槐树林,每一棵树都长势旺盛。在一株树前记者看到,采过槐米的地方都已长出新芽,每个新芽上小小的槐米穗若隐若现。我们期待9月,期待第二季槐米的丰收,并期待丰收给这个小山村带来财富,同时更期待着“早生双季槐”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态树种,能给全省乃至全国干旱缺水的旱塬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