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栽培面积,其利用历史也是比较长久的。茯苓有着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等各种工作,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而我们在栽培茯苓时,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还要小心做好采收加工工作,保证产量,那么小编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茯苓的采收与加工,一起来看看吧!
1、成熟标准
我们在栽培茯苓时,一定要小心观察好茯苓的成长状况,判断其是否成熟。在茯苓成熟之后,地表的表土一般会产生裂缝征象,而将裂缝填土之后大约半个月左右,没有再产生裂缝征象的话,那么茯苓便已经基本成熟了。然后我们还能够按照茯苓的外皮进行判断,一般成熟后的茯苓外皮颜色为褐色。且粗糙无裂纹,如果外皮颜色乌黑的话,那么代表茯苓已通过度成熟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准时采收,防止腐烂在地里。
2、采收办法
在采收茯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可伤到茯苓,防止茯苓发生伤口,影响茯苓的品质。采收措施以挖为主,在挖出来之后,用水清洗掉将鲜茯苓上的泥土清洗干净。然后将洗干净的茯苓放在通风的地方,要坚持与地表有15cm左右的高度。然后在放入茯苓之前要堤防铺放好稻草,再按照茯苓的采收时间与大小进行分级摆放,放好茯苓之后,也要堤防在上面铺好适量的稻草。然后大约两天左右翻动茯苓一次,尽量坚持全部茯苓都交换部位,促使匀称发汗,大约一周左右后便可开始加工。
3、加工办法
生切法
生切法在第二周开始要继续进行发汗工作,同样两天左右翻动一次,在半个月左右后,茯苓表皮上长出了白色的菌丝时。再将其拿出来,清除菌丝。然后恰当晾干茯苓的水分,一向到茯苓表皮晾晒出皱皮时。然后再将茯苓的表皮割下来,将其晒成茯苓皮。然后将肉质切成大约1cm左右的小块,每个小块坚持匀称的规格,再将其晒干。如果遇到雨天的话,那么应以烘干的对策进行。
熟切法
熟切法应在晴天进行,首先我们要将茯苓切成适宜规格的体块,然后用蒸笼将体块蒸熟。在蒸笼上汽之后,不可去取出,要用牙签插入小块中,如果拔除牙签后,上面没有蘸茯苓粉的话,那么达到熟切的标准了。然后再让茯苓冷却,将其切成大约1cm左右的小块,然后再将其晒干。
以上就是茯苓采收与加工的简单介绍了。茯苓的采收措施比较简单,但是要小心力度,不可让茯苓受伤。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