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又名土薯、淮山,它既可食用也可药用,有促使消化、止泻的功效,主治咳嗽腹泻、消化不良、脾肺虚寒,和灵芝搭配,对糖尿病有极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那么它是怎么栽培的呢?下面随植物资料网一起来看看吧。
1、栽培品类选择
山药的品类有许多,但重要的品系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 药和日本山药,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 药均是长柱品系山药也是我们较常见的品系,而日本山药顾名思意不是我国品系,它是通过长期培养而出的品系,它对环境适应力强,而且品质也好,产量也比普通品系高。
2、选土刨沟
栽培山药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忌土壤粘性较重,排水性不好。刨沟在冬天或初春进行,沟土行距约1米左右,沟深也要达1米,人工刨沟极为繁琐费劲,有条件的可选择机械刨沟。
3、繁育办法
重要有芦头和珠芽繁育。
芦头繁育:10月选取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山药芦头,截取20cm左右,放在柔和的日光下晒2~3天,使其伤口愈合。挖坑将芦头埋下,坑的深度以芦头不受冻为宜,坚持温度在5度左右,待冬天后化冻施足肥,深翻土壤将芦头完全掩埋,浇水,坚持土壤湿润,约半月左右即可出苗。
珠芽繁育:10月摘取株芽用干沙储存,待来年开春取出,稍晒后即可播种,培土约6cm,坚持土壤湿润,半月出苗,秋天即可挖出栽种。
4、栽培措施
山药栽培因各地区的气温略有差异,栽培时间也差别,一般在地表温度稳定在10度左右即可栽培,也可用地膜覆盖加强坚持地表温度。将种植沟填入土肥,盖土10cm,浇一次透水,然后将繁育出的山药栽子按15~20cm平铺沟内,培土8~10公分,再用地膜覆盖,坚持土壤湿度温度,加速出苗。
以上是植物资料网为你带来的山药的栽培措施介绍,为保证产量,一般每亩栽种在2000~4000株左右,每平米施肥量是3000公斤每亩,这样才能保证山药成长所需养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