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味道甘甜可口,营养充溢,深受人们喜爱;丛枝病是苹果栽培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苹果丛枝病的防治和治疗技巧,供大家参考利用;
重要危害枝、叶果及根!7~8叶部症状显著,由于控制顶端优势、促进壮枝上部正常枝的侧芽萌生后发生丛枝,二次枝成长直立,在少数旺梢上致叶子簇生或出现丛枝,病树嫩枝出现丛枝时,连作时及其部叶都具有大的带显著齿状缺刻的托叶;因此,丛枝、连做叶、大托叶是识别该病的主要特性!病树果实小,果柄长,果重减少1/3~2/3,且着色不良,果味差,发病叶片小易染白粉病,根系发育不良,大根小且少;
病原:
(简写MLO),称类菌原体!大小8~100纳米,具多型性,病株新梢超薄切片具3层单位膜,内部充满核质样的纤维状养分,可能是基因组DNA,周围布有好像于核蛋白质的嗜锇颗粒!
传播渠道和发病条件:
苹果丛枝病可经过嫁接传染,在自然条件下几种叶蝉如长沫叶蝉、赤杨沫叶蝉、菱纹圆沫蝉等可传播此病,种子不能传染;潜育期与接种树大小有关,苗圃里的苗木1年显症,已定值的大树需2年以上显症;病树地上部类菌原体的数量受季节波动影响!类菌原体只能在筛管里增殖,当进入冬天的筛管停止活动后,树体地上部的病原随即消失,这时可进入根部筛管存活,翌春新韧皮部出现时,类菌原体又到茎部定值,当茎部没有类菌原体时可进入根部筛管存活,翌春新韧皮部出现时,类菌原体又到茎部订植,当茎部没有类菌原体定值时,致丛病症状发生波动性,当病树地上部具大量病原存在时,症状显著;
防治和治疗方法:
防治和治疗措施苹果丛枝病在果园有显著地发病中心;喷施杀虫剂可减低发病株率;
1.苹果丛枝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在尚未产生,因而应严防从国外传入;
2.夏天用杀虫剂防治和治疗传病介体昆虫;
3.根蘖苗,以减少地表栖居的叶蝉介体传染的可能性!
4.苹果疯枝病的病原体对四环素等敏感,树干内高压注入或渗入土霉素已成功地减轻了该病的发病!处理时间为采收后至落叶前,持续期至少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