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食性杂,能危害许多科属百余种植物。以幼虫危害苗木。3龄后,幼虫夜晚爬出活动,群集危害树木。
【形态特征】(1)成虫 体长16~22毫米,翅展40~50毫米,头、胸暗褐色。前翅外线以内多暗褐色,肾状纹外有一个尖端向外的楔状黑斑,后翅灰白色。腹部灰色。
(2)卵 半圆球形,直径0.5~0.6厘米,高约0.3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渐为黄色。孵化前卵顶上呈现黑点。
(3)若虫 圆筒形,体长37~50毫米,宽5~6毫米。头部褐色,体灰褐至暗褐,体表粗糙,体上散布不均匀颗粒,微隆起。背线、亚背线和气门线均黑褐色,但不甚明显。前翅背板暗褐色,臀板黄褐色,其上具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足黄褐色。
(4)蛹 长18~24毫米,宽6~7.5毫米,赤褐色,有光泽。末端有臀刺2个。
【发生规律】此虫每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尽一致,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一般越往南,年生代数越多。大致看,长江以北1年2~3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1年3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1年4代,长江以南4~5代,南部亚热带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南部1年6~7代。据各地发生的情况看,无论发生几代,均以第1代幼虫危害严重。
该虫以蛹越冬,第1代成虫发生数量最多,越冬代成虫各地发生期略有不同。成虫白天潜伏于土隙、枯叶、杂草等隐蔽物下,黄昏后开始飞翔觅食、交尾、产卵。一般羽化后3~5日开始产卵,卵多散生于低矮叶密的杂草上,少数产于枯叶或土隙下,一般产卵部位靠近地面,不超过13厘米。各代平均产卵1600多粒,以越冬代产卵最多,平均2 400多粒。幼虫共6龄,个别7~8龄。2龄以前昼夜均可危害,群集幼苗茎叶间取食幼苗嫩叶。3龄后分散活动,4龄后昼伏夜出,咬断植株,拖入地穴食用,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老熟幼虫潜伏于5厘米左右深的土层中筑土室化蛹。
【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 在发蛾盛期,用黑光灯诱杀。
(2)春播幼苗出土前,或幼虫1、2龄时,清除杂草,及时烧毁或沤制肥料,防止杂草上的幼虫转移到幼苗上危害。
(3)人工捕杀 清晨巡视苗田,发现断苗挖出幼虫杀死。也可以用灌水法,迫使幼虫出土,然后杀死。
(4)用呋喃丹种衣拌种育苗,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