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羚羊角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害利》·肝部药队 凉肝 次将 |
中文名 | 羚羊角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凌奂·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羚羊角·《本草害利》·凌奂 |
更多 | 《本草害利》清(公元1644-1911年) 凌奂 著 |
〔害〕性寒,能伐生生之气,凡肝心二经有热者,宜之。无火热勿用。
〔利〕苦咸,泻心肝肺邪热,下气降火,解毒散血,祛风舒筋。故能明目去障,治惊痫搐搦,亦治狂越僻谬梦魇,伤寒,伏热,气逆食噎不通。羚之性灵而精在角,故又辟邪,散瘀血而疗痘疮,解诸毒也。
〔修治〕出西地,似羊而大,角有节,最坚劲,能碎金石,明亮而不黑者良,多两角,一角者更胜。镑片绵包,或磨汁用,入丸散须要不拆原对,绳缚,铁锉锉细,捣筛更研万遍入药,免刮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