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芦根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求真》·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
中文名 | 芦根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黄宫绣·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芦根·《本草求真》·黄元御 |
更多 | 《本草求真》清(公元1644-1911年) 黄宫绣 著 |
(隰草)泻胃中热呕
芦根(专入肺胃。兼入心)。治无他奇。惟清肺降火。是其所能。凡人胸中有热。则火升上呕。逆气不下。脾肺热起则消渴便数。甚至不能少忍。(金匮玉函治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芦根五两锉。以水三大盏煮服。)故必得此苦寒以治。则诸症悉除。(汪昂曰。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经有热。则小便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芦中空。故入心肺清上焦热。热解则肺之气化行。而小便复其常道矣。)且解虾鱼中毒酒毒。然此止宜实热。不宜虚寒。若误用之。必致见害。取逆水土内甘美者效。若露出水面者。损人。去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