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番泻叶(旃那叶、泻叶)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番泻叶图片_中药材

时间 : 11-02 投稿人 : 宏瑞喷灌园艺 点击 :
物种 番泻叶
门类 中药材·《中华本草》
中文名 番泻叶
拉丁名 Fān Xiè Yè
英文名 Senna Leaf
别名 旃那叶、泻叶、泡竹叶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资源分布:1.分布于热带非洲。我国台湾、广西、云南有引种栽培。2.分布于埃及。我国台湾、海南、云南有引种栽培。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备注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饮片新参》;1.《中药志》:近年进口的番泻叶中常夹杂有多种番泻属(即山扁豆属)植物的叶,据文献记载及按标本鉴定,其中可能有植物耳叶番泻Cassia auriculata L.的小叶片,呈卵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
更多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ssia angustifolia Vahl.2.Cassia acutifolia Delile.采收和储藏:生长盛期选晴天采下叶片,及时摊晒,经常翻动,晒时勿堆积

《中华本草》:番泻叶

拼音注音

Fān Xiè Yè

别名

旃那叶、泻叶、泡竹叶

英文名

Senna Leaf

出处

出自《饮片新参》;1.《中药志》:近年进口的番泻叶中常夹杂有多种番泻属(即山扁豆属)植物的叶,据文献记载及按标本鉴定,其中可能有植物耳叶番泻Cassia auriculata L.的小叶片,呈卵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或具刺突,基部对称或不对称,表面黄灰绿色至红棕色,被有灰白色毛茸,有的极多。此种叶片的掺杂量有时高达60%。据北京医学院生药教研组1959年分析此叶,其蒽醌衍生物含量极微。故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ssia angustifolia Vahl.2.Cassia acutifolia Delile.

采收和储藏:生长盛期选晴天采下叶片,及时摊晒,经常翻动,晒时勿堆积过厚,免使叶色变黄,晒至干燥。或用40-50℃温度烘干。按叶片大小和品质优劣分级,打包。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1.分布于热带非洲。我国台湾、广西、云南有引种栽培。

2.分布于埃及。我国台湾、海南、云南有引种栽培。

原形态

1.狭叶番泻 草本状小灌木,高约1m。托叶卵状披针形,长2-4m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具短柄;小叶5-8对,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0.7-1.2cm,先端急尖,基部稍不对称,无毛或几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6-14朵,花梗基部有一卵形易落的苞片;萼片5,长卵形,略不等大;花瓣5,黄色,倒卵形,下面两瓣较大;雄蕊10,上部3枚小形,不育,中央4枚等长,最下面3枚向下弯曲,两侧者较长,花药稍呈四方形,基部箭形,4室;雌蕊弯曲如镰,子房具柄,被疏毛。荚果长方形,扁平,长4-6cm,宽1-1.7cm,先端尖突微小,不显着,幼时有毛;种子4-7颗,种皮棕绿色,有细线状种柄,具疣状皱纹。花期9-12月,果期翌年3月。

2.尖叶番泻 与狭叶番泻的区别在于:小叶片4-6对,长卵形,先端急尖,基部不对称,叶背面灰绿色;花较小;荚果椭圆形,宽2-2.5cm。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原产于干热地带。从播种至开花结实只需3-5个月。适宜生长的平均气温有低于10℃的日数应有180-200d,此期积温不少于4000-4500℃。在我国较干热的云南元江县,年平均气温23.8℃,年雨量484.7mm,引种生长较好。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冲积土,土壤微酸性或中性为宜。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一般采用大田直播。宜2-3月旱季或于10-11月雨季末少雨时播种。行株距70cm×50cm,播种前一日控小穴浇足水,每穴播5-6粒,覆土2cm,盖草保温。

田间管理 苗长高至10cm左右时间苗,带土移植于缺苗穴、保证每穴有壮苗1株,苗期每15d施清水肥1次。现蕾期施稍浓的腐熟人粪尿,并摘蕾摘心,促进枝叶生长繁茂,提高产量。留种地不摘蕾,并增施磷钾肥,促进籽粒饱满。整个生长期,特别是雨后要勤除草、松土,防杂草遮阴和争夺养分,并防止土壤板结。

病虫害防治 ①立枯病,为害幼苗,在发病前或初期喷1:1:15O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同时注意在旱季播种,施用石灰粉改善土壤pH及加强苗期管理。②叶斑病,为害叶片,可喷1:l: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③粉蝶幼虫,为害枝叶,在云南元江地区用“细腰马蜂”天敌防治。

性状

性状鉴别(1)狭叶番泻叶 小叶片多完整平坦。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6cm,宽0.4-1.5cm;主脉突出,叶端尖突出成棘尖,全缘,基部略不对称,上面黄绿色,下面浅黄绿色,两面均有稀毛茸,下表面主脉突出,羽状网脉。叶片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2)尖叶番泻叶 小叶片呈广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4cm,宽0.7-1.2cm;叶端尖或微凸,全线,叶基不对称,上面浅绿色,下面灰绿色,微有短毛,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气味同上。

以叶片大、完整、色绿、梗少、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两种叶横切面特征大致相似。上表皮细胞中常含粘液质;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单细胞非腺毛壁厚,多疣状突起,基部稍弯曲。叶肉组织为等面型,上下均有1列栅栏细胞;上面栅栏组织通过主脉。细胞较长,约长150μm,垂周壁较平直;下面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细胞较短,长50-80μm,垂周壁波状弯曲;细胞中可见棕色物。海绵组织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族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侧均有微木化的纤维束,外有含草酸钙棱晶的薄壁细胞,形成晶纤维。薄壁细胞中可见草酸钙簇品。

粉末特征:淡绿色或黄绿色。①晶纤维多,草酸钙方晶直径12-15μm。②非腺毛单细胞,长100-350μm,直径12-25μm,壁厚,具壁疣。③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薄壁细胞中,直径9-20μm。④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上下表皮均有气孔,主为平轴式,副卫细胞大多为2个,也有3个。

毒性

1.毒性:番泻叶甙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141g/kg。

2.番泻叶服后有时可致腹痛,呕吐或使原有的肠部炎症加重(尤其在用量较大时)。

3.有报道,服用番泻叶后有面部麻木、头晕、大小便时无感觉或痒感、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有程度不等的痛觉减退、服用大剂量番泻叶可出现尿潴留、恶性血压变化等。番泻叶甙的小鼠LD50 为1.414g/kg,折合番泻叶生药为36.3g/kg,此剂量大于临床番泻叶po治疗量300倍以上。

4.有人对服用番泻叶的患者102例,于治疗前后作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及心电图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化学成分

狭叶番泻叶含番泻甙(sennoside)A、B C、D,大黄酚(c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3-甲基-8-申氧基-2-乙酰基-1,6-萘二酚-6-O-β-D-葡萄糖甙(tinnevellin glucoside),小叶中含山奈酚(kaempferol)。尖叶番泻叶含番泻甙A、B、C、D,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嫩叶中含山奈酚。此外,同属植物耳叶番泻(Cassia auriculata)叶含花白甙(leucoanthocyanins),树皮含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 本品对小鼠、大鼠、家兔等多种动物及人均有显着的泻下作用,小鼠和兔于药后2-4b致泻,人口服后约6h引起泻下。本品致泻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甙A和B,尤其是番泻甙A,番泻甙C虽致泻作用与A相近然含量很少。番泻甙A20mg/kg即可引起小鼠泻下。但倘于A中混入20%的C,则可使番泻甙A的作用增强1.6倍。番泻甙于小肠可以有部分吸收,后经血流或胆汁进入大肠,而主要则由小肠直接进入大肠,在肠内细菌作用下经水解、还原等变化成为大黄酸蒽酮或大黄酸蒽酮-8-葡萄糖甙。由于直接注入大黄酸蒽酮的泻下作用不受影响,且可见肠内大黄酸蒽酮的生成量显着减少,故认为大黄酸蒽酮才是番泻甙引起泻下的真正成分。另一方面,在翻转小肠和结肠囊番泻甙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跨肠壁转运,表明抑制肠道对葡萄糖、钠和水的吸收,增加肠腔内容积继而刺激肠壁反射性地使小肠和结肠蠕动增强,也可能是其致泻机制之一,且小肠也是其泻下成分的作用部位。

2.止血作用 对胃、十二指肠出血有效。用本品水浸液于胃镜下喷洒于胃出血处,直视可见有即刻止血作用。番泻叶总甙200mg/kg腹腔注射可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番泻叶口服,可便血小板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血块收缩时间缩短。此外,本品对盐酸和消炎痛所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也有利于对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防治。

3.抗菌作用 番泻叶浸液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以及白色念珠和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

4.其他作用 对于实验性肠梗阴大鼠,番泻甙50mg/kg腹腔注射可使降低的肠粘膜组胺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外,曾报告本品有箭毒样作用,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冲动的传递、阻止乙酰胆碱与M受体的结合而使肌肉松弛。

5.毒性 番泻叶总甙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为1.414g/kg,折合生药为36.3g/kg。

鉴别

理化鉴别(1)粉末遇碱液生成红色。

(2)取本品粉末25mg,加水50ml及盐酸2ml,置水浴中加热15min,放冷,加乙醚40ml,振摇提取,分取醚层。通过无水硫酸钠层脱水,滤过,取滤波5ml,蒸发至干,放冷,加氨试液5ml,溶液显黄色或橙色,置水浴中加热2min后,变为紫红色。(检查蒽醌类)

归经

大肠经

性味

甘苦;寒凉

注意

体虚及孕妇忌服。《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忌用。

功能主治

泻热通便,消积导滞,止血。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积滞腹胀,水肿臌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后下;或泡茶;或研末,1.5-3g。

复方

治胃弱消化不良,便秘腹膨胀,胸闷: 番泻叶一钱,生大黄六分,橘皮一钱,黄连五分,丁香六分。沸开水温浸二小时,去渣滤过,一日三次分服。 (《现代实用中药》)

临床应用

治疗产褥期便秘:取番泻叶2.5钱, 冲开水约150ml,经3-5分钟,弃渣1次服下。如便秘时间过久,隔10分钟后将药渣再泡服1次。治疗100例,多数服1次即见效。服药后少数有轻度下腹疼痛。未见乳汁减少、恶露增多或全身不适等不良影响;且通便后子宫复旧良好,恶露减少。但平素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各家论述

1.《现代实用中药》:番泻叶,少用为苦味健胃药,能促进消化;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欲其大泻则服4-6公分,作浸剂,约数小时即起效用而泄泻。

2.《饮片新参》:泄热,利肠府,通大便。

3.《现代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

摘录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