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禾虫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禾虫 |
拉丁名 | Hé Chónɡ |
英文名 | standing grain worm |
别名 | 沙虫、沙蚕、海蝗蚓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活于淡水或咸淡水水域,栖息于泥质或泥沙质底的浅海、河口或稻田中。在生殖期常游于水面。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纲目拾遗》: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广志》,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或稻根腐而生虫。大者如箸许,长至丈,节节有口,生青,熟红黄,霜降前禾熟,则虫亦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lorrhychus heterochaetus(Quatrefages).采收和储藏:春季至秋季于沿海河口或稻田中采捕。捕得后置沸水中烫死,捞起晒干,亦可鲜用。 |
《中华本草》:禾虫
拼音注音
Hé Chónɡ
别名
沙虫、沙蚕、海蝗蚓
英文名
standing grain worm
出处
出自《纲目拾遗》: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广志》,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或稻根腐而生虫。大者如箸许,长至丈,节节有口,生青,熟红黄,霜降前禾熟,则虫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断节而出,浮游田上,网取之。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
来源
药材基源: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lorrhychus heterochaetus(Quatrefages).
采收和储藏:春季至秋季于沿海河口或稻田中采捕。捕得后置沸水中烫死,捞起晒干,亦可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淡水或咸淡水水域,栖息于泥质或泥沙质底的浅海、河口或稻田中。在生殖期常游于水面。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原形态
疣吻沙蚕,体细长稍扁,长40-223mm,宽3-5mm,体节可至156个。前端背面到口腔基部绿褐色,后面稍带红色,背中央浅红色。头略呈六角形,头部亦称口前叶,生于围口节前,头部腹面中央有口,有触须4对,触角和触手各2个,头背面两侧各有2个眼。吻很大,能翻出或缩入口内,吻前端有1对浅黄色甲壳质大颚,颚的内缘有齿突16个。吻分前、后两部,每部又分2个小区。吻上仅具软的乳突;背面前部的中区,即Ⅰ区有1个;Ⅱ区不明显。腥面前部的中区,即Ⅲ和Ⅳ两区有不规则排列的乳头状小突起15-16个。背面后部的中区,即Ⅴ、Ⅵ两区有4个明显的大乳突。躯干由许多结构完全相同的体节组成,每节两侧的疣足结构较复杂。本种疣足的主要特征是背叶仅具一个下舌(腹舌);无上舌(背舌)。第Ⅰ、第Ⅱ两体节的背叶上无刚毛。疣足的基部具有1个背须和1个腹须。躯干区具分布的复型刚毛,共有3种:Ⅰ端节为长刀形,一边具细齿,基节为等齿型;Ⅱ端节相同,基部为异齿型;Ⅲ端节为短镰刀型,基节为异齿型。肛区的肛节有小肛须1对。
化学成分
全体含蛋白质,如无脊血红蛋白(erythrocruorine) ,由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000、22000、23500、54000亚单位组成,总相对分子质量约 3.636×106另含肽类、氨基酸、色素、脂类。
归经
脾;胃经
性味
味甘;性温
注意
疮疡勿食,能作脓。
功能主治
补脾胃;益气血;利水消肿。主脾胃虚弱;泄泻;贫血;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条。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补脾胃,生血,利湿,行小便。
2.《本草求原》:暖胃,补气,少加醋良。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