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石腊红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石腊红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月月红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云南中草药》 |
更多 |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天竺葵的花,夏、秋采,鲜用。 |
拼音注音
Shí Là Hónɡ
别名
月月红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天竺葵的花,夏、秋采,鲜用。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茎肉质,基部木质,多分枝,全体有细毛和棘毛,揉之有鱼腥气味。叶互生,圆肾形,基部心脏形,直径约5~10厘米,边缘波状浅裂,上面有暗红色马蹄形环纹,托叶阔三角形或阔卵形。花序为一有总苞的伞形花序,顶生;花多数,中等大,未开前,花蕾柄下垂;花瓣鲜红色,粉红色、白色,下面3片较大。蒴果成熟时5瓣开裂,由果瓣向上卷曲。花期春、夏间。
性味
涩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消炎。治中耳炎,用花榨汁滴耳。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