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阿胶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经集注》·虫兽上品 |
中文名 | 阿胶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陶弘景·南朝·梁(公元502-557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阿胶·《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
更多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
味甘,平、微温,无毒。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丈夫少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久服轻身,益气。
一名傅致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恶大黄,得火良。)
出东阿,故曰阿胶。今都下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凡三种∶清薄者,书画用;浓而清者,名为盆覆胶,作药用之,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燥,入汤微炙尔;浊黑者,可?
六,《政和》三七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