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草龙胆 |
---|---|
门类 | 中药材·《雷公炮制药性解》·草部上 |
中文名 | 草龙胆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明·李士材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草龙胆·《雷公炮制药性解》·李士材 |
更多 | 本书共分六卷,收载了335种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使反畏恶、使用宜忌,真伪辨别及炮制方法等内容。 |
味苦涩,性寒无毒,入肝胆肾膀胱四经。退肝经之邪热,除下焦之湿肿,明目定惊,治疸止痢,能杀疳虫。小豆、贯众为使,恶防葵,地黄。
按∶《图经》龙胆秋令开花冬间结实,属金与水,金能制木,水入肾家、胆与膀胱,乃肝肾同部之腑也,故均入焉。夫目得肝血而能视,肝得肾水而后生,今益肾清肝,目之受明所自来矣。惊疳疸痢,皆肝胆证也,何弗治耶?雷公云∶采得后阴干,欲出时,用铜刀切去髭上头丁,于甘草汤中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干用,勿空腹食之,令人溺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