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菥子 |
---|---|
门类 | 中药材·《新修本草》·卷第六 |
中文名 | 菥子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苏敬(等)·唐(公元65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菥子·《新修本草》·苏敬等20余人编写 |
更多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
味辛,微温,无毒。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疗心腹腰痛。久服轻身不老。一名 菥,一名大蕺,一名马辛,一名大荠。生咸阳川泽及道旁。四月、五月采,曝干。
得荆实、细辛良,恶干姜、苦参。今处处有之,人乃言是大荠子,俗用甚稀。
〔谨案〕《尔雅》云∶是大荠,然验其味甘而不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