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川楝子 |
---|---|
门类 | 中药材·《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文名 | 川楝子 |
拉丁名 | Chuān Liàn Zǐ |
英文名 | FRUCTUS TOOSENDAN |
别名 | 金铃子、川楝实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楝子
拼音注音
Chuān Liàn Zǐ
别名
金铃子、川楝实
英文名
FRUCTUS TOOSENDAN
来源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有纵沟纹,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叶互生,二至三回单数羽状复叶。夏季开紫色花,腋生圆锥状排列的聚伞花序。核果大,椭圆形或近圆形,长约3厘米,红色或栗棕色,有光泽,核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3~5粒。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炮制
川楝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炒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黄色。
归经
归肝、小肠、膀胱经。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4.5~9g。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