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莽草 |
---|---|
门类 | 中药材·《本经逢原》·毒草部 |
中文名 | 莽草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璐·清(公元1617-1700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莽草·《本经逢原》·张璐 |
更多 | 《本经逢原》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张璐,字路玉,号石顽,生于1617年,大约卒于1700年,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
一名 ,即鼠莽,本作茧字,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山人以之毒鼠,
渔人以之毒鱼,与醉鱼草总一类
辛温,有毒。
《本经》主头风痈肿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
发明莽草大毒,善杀鱼鼠,其性可知。《本经》治疝瘕结气,荡涤在内之宿积也。疗痈肿头风,搜逐在外之邪毒也。但性最猛烈,服之令人瞑眩。《千金方》每与茵芋同为搜风涤恶之峻剂。近世罕能用之。惟毒鱼之外,仅以浴顽痹湿风及煎嗽虫牙,然沐时勿令入眼,中其毒者,惟草紫河车磨水服之可解,黑豆煮汁服之亦解。以豆汁浇莽根则烂,物类之相制如此。至于茵芋人所未识,毋怪近世医术之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