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钩吻 |
---|---|
门类 | 中药材·《本经逢原》·毒草部 |
中文名 | 钩吻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璐·清(公元1617-1700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钩吻·《本经逢原》·张璐 |
更多 | 《本经逢原》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张璐,字路玉,号石顽,生于1617年,大约卒于1700年,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
《本经》名野葛,红花者名火把草,黄花者名黄藤,《千金》名黄野葛
辛温,大毒。
《本经》主金疮乳 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疰蛊毒。
发明野葛之毒甚于戈戟,故有钩吻之名。而风毒蛊疰用之以毒攻毒,苟非大剧。亦难轻用。紫者破血结,青者破痰积。其叶与黄精叶相似,但钩吻叶有毛钩二个,黄精叶似竹叶而无毛钩,可以明辨。误食钩吻叶,饮冷水即死,以死尸悬树上汁滴在地即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于野葛,蕹菜捣汁解之,取蕹菜汁滴野葛苗即萎死。中野葛毒,急不可得蕹菜,多饮甘草汁、人屎汁,或白鸭血、白鹅血、羊血灌之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