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广东紫荆皮 |
---|---|
门类 | 中药材 |
中文名 | 广东紫荆皮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Phyllanthus emblical L. |
别名 | 油柑木皮、油柑树皮、紫金皮 |
界 | 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灌丛中。分布于广东、福建、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注意:暂缺。 |
更多 |
制剂
广东紫荆皮 guǎng dōng zǐ jīng pí;
别名
油柑木皮、油柑树皮、紫金皮。
英文名
Phyllanthus emblical L.
来源
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树皮。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灰褐色;小枝纤细,通常1~3条自枝的节上发出,被锈色短柔毛,落叶时整个小枝脱落。单叶互生,托叶线形,通常紧密排成2列,极似羽状复叶,叶片长圆形,顶端钝,基部圆或偏斜,无毛。几无柄。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3~6朵簇生于叶腋,具多数雄花和一朵雌花;萼片6;雄花花盘腺体6,分离,与萼片互生;雌花花盘杯状。蒴果,无毛,干后开裂成6片。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灌丛中。分布于广东、福建、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干燥。
性状
呈半卷筒状或槽状,大小、长短不一。外表面紫褐色,有灰白色斑块,粗糙有纵裂纹或横裂纹,有些栓皮已脱落而露出暗棕色内皮;内表面暗棕色至紫棕色,光滑,有细纵纹。质坚硬而脆,不易折断,断面棕紫色,平坦,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涩。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微寒。归经暂无。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临床应用
用量4.5~9克,煎服。外用研末敷患处。用治水湿泄泻。外用治皮肤瘙痒、湿疹。
主要成分
本品含蛇麻脂醇、无色飞燕草素、鞣质等。100%浓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体外抗菌作用。
注意
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