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白油麻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蒙筌》·谷部 |
中文名 | 白油麻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陈嘉谟·明(公元1368-1644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白油麻·《本草蒙筌》·陈嘉谟 |
更多 | 《本草蒙筌》明 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 著 |
味甘。生则气寒,炒则气热。无毒。在处俱有,夏种秋收。行风气并头面浮风,治虚劳及身体客热,滑肠胃通便闭结;利血脉润发枯焦。勿久食之,抽人肌肉。生者嚼烂,堪敷头疮。叶捣和浆沐头,亦能去头风润发。麻油性冷,食物资调。经宿必熬熟为佳,生食恐动气反害。入药拯病,惟益外科。治一切恶疡,下三焦热毒。推子胞催产,搽疥癣杀虫。煎滚沸醇酒搀尝,取微汁散除背痈。外肿合鸡蛋芒硝搅服,(油一合,鸡蛋二枚,芒硝一两,共搅匀服之。)致大泻攻下热毒内疽。蜒入耳中,枕煎饼自出。发成症痛,饮满碗吐安。大便枯燥难通,吹入谷道即润。(用人含油满口,以鹅管插谷道内,吹进肠中,粪润自通矣。)小儿闭胀,此法极佳。陈者熬膏,生肌长肉。煎炒少食,与火无殊。脾病及齿病患,全忌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