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中药材【鹿茸】功效与作用_本草经集注虫兽中品_本草经集注中草药大全

时间 : 07-28 投稿人 : 超秦 点击 :
物种 鹿茸
门类 中药材·《本草经集注》·虫兽中品
中文名 鹿茸
拉丁名
英文名
别名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陶弘景·南朝·梁(公元502-557年)
保护级别
备注 鹿茸·《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更多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鹿茸 摘自《本草经集注》

味甘、酸,温、微温,无毒。主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治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养骨,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不可近阴,令痿,久服耐老。四月、五月解角时取,阴干,使时燥。(麻勃为之使。)

∶味咸,无毒。主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除少腹血急痛,腰脊痛,折伤恶血,益气。七月取。(杜仲为之使。)

∶味甘,温。主治丈夫女子伤中脉绝,筋急痛,咳逆。以酒和服之,良肾∶平,主补肾气。

∶温,主补中,强五脏,益气力,生者治口僻,锉薄之。

野肉之中,唯獐鹿可食,生则不膻腥,又非辰属,八卦无主而兼能温补于人,则生死无尤,故道家许听为脯过。其余肉,虽牛、羊、鸡、犬补益充肌肤,于亡魂皆为愆责,并不足啖。凡肉脯炙之不动,及见水而动,及曝之不燥,并杀人。又茅屋漏脯,即名漏脯,藏脯密器中名郁脯,并不可食之。(《新修》二一○页,《大观》卷十七,《政和》三七六页)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