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香薷 |
---|---|
门类 | 中药材·《本经逢原》·芳草部 |
中文名 | 香薷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张璐·清(公元1617-1700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香薷·《本经逢原》·张璐 |
更多 | 《本经逢原》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张璐,字路玉,号石顽,生于1617年,大约卒于1700年,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
辛微温,无毒。江西白花者良。
发明香薷辛温,先升后降,故热服能发散暑邪,冷冻饮料则解热利小便,治水甚捷。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发热恶寒,头痛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发越阳气,散水和脾。若饮食不节,劳役力作之人,伤暑发热,大渴烦渴,喘促者,乃劳倦内伤之证,必用清暑益气。如大热大渴,又宜人参白虎之类,以泻火益元。更有汗出如雨,吐泻脱元,四肢清冷,脉微欲脱者,又须大顺浆水散等方救之。若用香薷饮,是重虚其表,顷刻脱亡矣。今人不知,概用沉冷代茶,若元气虚人服之,往往致病。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岂可漫用。《深师》香薷丸治通身水肿,以香薷熬膏,丸白术末,日三夜一服,米饮下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