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自幼果至熟果、果柄、结果的小枝均可受到荔枝霜疫病危害,高湿时叶片也发病。
症状
叶上局部褪绿,背面生白色霉层,病原菌的子实体,但通常此病发生盛期,叶片已老化,故田间叶片被害情况很少见。成果受害时,病斑不规则,无明显的边缘,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病斑扩展迅速,常全果变褐,果肉发酸,后期腐烂成肉浆,流出褐水。幼果受害后很快脱落,病部长白霉。
病因原理
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称荔枝霜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游动孢囊梗宽5―7PyA,长92―1332μm,但在玉米粉洋菜培养基上,孢囊梗极长,甚至长达l000μm以上,无色,有隔膜,顶部单分枝2―3次后,在分枝先端双分叉,末小梗的顶端略尖,其上同时形成1个孢子囊。在玉米粉培养基上,新孢囊梗大多在前一个孢囊梗的顶部一段距离上产生,或在分枝的腋间继续形成,有时还可在一个末小梗上不产生孢子囊而形成新的孢囊梗,或将孢子囊推向一侧而又延伸孢囊梗,其顶部分枝,则是同时形成孢子囊的,每个孢囊梗生十多个孢子囊。孢子囊柠檬形,无色或稍淡黄色,顶端有乳突,大小17―40×15―24(μm),脱落后基部带一小柄,萌发时一般形成游动孢子,自顶端乳头逸出。在玉米粉洋菜培养基上,藏卵器球形,无色,壁薄而光滑,23―33×17―27(μm);雄器绝大多数围生,少数侧生,无色;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淡黄色,壁光滑,在寄主小枝上后期也可形成卵孢子,但较少见。
发病条件
病菌可能以菌丝体在病果和病叶上越冬。翌年春末夏初产生孢子囊随风雨传播,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叶片或果实为害。湿度是本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梅雨季节,荔枝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枝叶繁茂,通风不良,均可加重本病的发生。此外,近成熟的果实易感病,早、中熟品种(如“顶丰”、“黑叶”等)易感病。广州每年4月底至6月上旬,4、5月均温21―24℃,6月上旬25℃,最低气温11―21℃,病菌靠游动孢子为害荔枝,侵染过程短,再侵染频繁,因此生产上经常流行。
防治方法
(1)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结合清园彻底清除园内残叶、残果及落叶、落果,集中烧毁。
(2)加强果园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适当剪除徒长枝,增强通透性。
(3)药剂防治;于花蕾期、幼果期及果实成熟前喷洒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0%百菌通(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