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烂铃,俗称捂(霉)桃子,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因此,应在弄清棉花烂铃发生的条件和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防治,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棉花烂铃发生的条件和原因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侵染为害棉铃引起的。我省棉区夏秋多雨年份,棉田湿度较大,郁闭较重,通风透光较差,适宜病原菌繁衍侵染,病害往往严重,棉花烂铃也比较严重。棉铃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等,其中疫病是烂铃的主要病害类型,占铃病的28.3%~99.7%。我省8月下旬降雨天数和雨量是影响棉铃疫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在此期间有3~5天阴雨,病害会发生较重。棉田管理粗放,整枝打杈或化控措施不及时,植株旺长等,均有利于发病。
二、棉花烂铃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减轻棉田郁闭,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2、及时排水: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较重的棉田,应加深排水沟,以便加快排水速度。排除棉田明涝暗渍,改善棉花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实现棉花多结桃、不早衰,减轻铃病为害。另外,对于棉田排水和预防棉花倒伏问题,在棉花开花之前培土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艺措施,应提倡应用。
3、适度化控:肥水条件较好的棉田,棉株容易旺长,应于棉花生长的前、中期,合理喷施缩节安,调节棉花生长,防止棉株徒长,减轻铃病为害。
4、调节结铃:地膜棉或早发棉花的伏前桃过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棉花结铃期和结铃部位,可减少烂铃。早发棉花提倡摘除下部1~4果枝上的早蕾或及早去掉第一、二果枝。
5、合理整枝:对于行距过窄,封行过早的棉田,为减轻田间过分郁蔽,改善中下部光照条件和通风状况,应尽早打去边心,这样可减少蕾铃脱落和烂铃。
6、中耕松土:提倡行间中耕松土,破除地面板结,降低棉田湿度,改善棉花生长环境条件,可减轻棉花烂铃。
7、摘晒病铃:把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经褪色变黄并开始出现黑斑的棉桃,在未烂之前摘收。摘收的棉桃用浓度为1%的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晒,可以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
8、间作套种:合理间作套种对棉铃病害有明显防病作用,麦-棉、棉-菜、棉-瓜两熟制,防病效果较好。
9、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的重要措施,要进行针对性杀菌剂喷雾。8~9月份,当天气预报有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应及时进行喷药保护。喷药应集中在棉株中下部。常用药剂有多菌灵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600~8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稀释500~6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等。
10、应急措施:若到了棉花生长后期,阴雨天过多,棉田过度荫蔽,湿度过大,棉花烂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或面积很小),在充分权衡棉花烂铃与影响上部棉铃发育损失后,就应该采取应急措施。打掉棉花中下部老叶,或推株并垄,彻底改善棉田通风透光状况,降低棉田湿度,减少烂铃,把损失降下来,获得应有的收成。特别注意,这项措施仅作为一项应急措施应用,如果应用过早或不适度,会造成棉花减产并影响纤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