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时间 : 2023-08-09 投稿人 : 小花草园艺 点击 :

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是影响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虫害,麦田灰飞虱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主要媒介。当前根据相关因素分析,小麦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其中小麦赤霉病偏重流行,局部大流行;小麦白粉病在淮北及沿海局部偏重发生,其它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麦穗蚜偏重发生;麦田灰飞虱大发生,对小麦和水稻的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为切实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特提出如下防治意见,供各地参考。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 植物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根据病虫害发生基数、天气、苗情等因素分析,小麦病虫将偏重发生。一是病虫害发生基数高,为病害的流行,虫害的大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菌源和虫源。据各地4月10号左右调查,稻桩子囊壳平均丛带菌率,系统田启东市为3%,通州市为10.5%,海安县为22%;大田普查,平均丛带菌率,苏州市为4.3%,无锡市为10.42%,南京市为4.07%,扬州市为9%,宜兴市为9.5%,兴化市为7.27%,通州市为3.75%,海安县为6.85%,姜堰市为7.3%,盐都区为6.4%,均超过大流行年份的菌源量,为小麦赤霉病流行提供了充足菌源。白粉病在沿海局部和淮北地区普遍查见,近期病情上升较快,淮北部分地区已高于偏重发生的去年同期。滨海4月10日普查病田率70%,平均病株率5.1%,与去年相近。徐州市部分县(市)4月9-11日普查,稻茬麦病田率61.54%,比去年同期57.1%高,病田平均病株率13.57%,比去年同期11.5%高;旱茬麦病田率20.28%,比去年同期14.2%高,病田病株率2.11%。灌云、灌南普查稻茬麦平均病株率21.78%,平均病叶率7.1%;旱茬麦平均病株率2.2%,病叶率0.21%。小麦蚜虫有蚜株率平均为15%左右,百株蚜量大多在30-50头,高的地区达140头,大部分地区有蚜株率和百株蚜量明显高于中等发生的去年同期。灰飞虱虫量淮北、苏南大部分地区与去年同期相近,江淮及苏南局部高于大流行的去年和前年,如大丰、射阳的虫量分别是去年同期的5.7倍和2.3倍,高的地区亩虫量超过10万头,历史罕见。二是气候条件对病虫害发生较为有利。据省气象台预测,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大多高于常年,比去年同期偏低,雨日数和降雨量接近常年值,苏南局部正常偏多。4月下旬我省大部分地区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温度高,雨水多,十分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流行,同时加快灰飞虱、蚜虫的发育进程,加大繁殖系数,加重麦田发生程度。三是小麦生育进程参差不齐,增加了感病的机率。受去年秋播期间气候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播期差异较大,导致抽穗扬花期拉长,遇连阴雨天气的机率加大,有利于赤霉病的流行。

二、防治意见

小麦生产事关全年粮食生产大局,今年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夏熟生产,先后召开夏熟生产工作会议,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十分珍惜小麦生产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切实把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防治工作作为春季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来抓,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精心组织,深入发动,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把夏熟作物病虫害危害程度控制到最低限度,努力夺取小麦丰收。

(一)大力推广科学防治技术

坚持科学防治对策,因地制宜推广技术措施,提高对病虫害控制水平。

1、坚持科学防治策略。小麦赤霉病现有防治药剂大多为保护剂,只有在抽穗扬花期使用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如错过防治适期,效果将显著下降,因此,必须坚持运用“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即在抽穗扬花期全面药肥混喷,预防小麦赤霉病发生,增加小麦千粒重,提高产量。灰飞虱防治必须坚持“治麦田,保秧田”的防治策略,抓好小麦田一代灰飞虱若虫高峰期的药剂防治,压低迁入秧田灰飞虱基数,减轻秧田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压力。

2、打好病虫防治总体战。一要明确主攻对象,适时开展病虫兼治。淮南麦区要于小麦抽穗扬花期,开展以赤霉病、蚜虫为主攻对象的病虫防治总体战,把握防治适期,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如果花期阴雨天气多,要坚持2次用药,第1次防治结束后,隔5-7天进行第2次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淮北麦区要根据白粉病、蚜虫发生发展情况,抓住防治适期,全面打好以白粉病、蚜虫为主攻对象的防治总体战,同时做好赤霉病兼治工作。二要选准药种、用足药量和水量。对小麦赤霉病亩用50%多菌灵不低于100克,对白粉病亩用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不低于3克(折百),对麦穗蚜亩用吡虫啉不低于3克(折百)。对灰飞虱应在5月上旬开展防治,能与赤霉病、白粉病、蚜虫一起兼治的地方,则一并防治,不能一并防治的,应单独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20%氰戊菊酯50-60毫升(每亩使用量,下同)或4.5%高效氯氰菊酯50-60毫升与吡虫啉4-5克(折百)或48%毒死蜱80-100毫升复配喷雾,也可在晴天下午使用80%敌敌畏200-300毫升拌细土20公斤撒毒土熏蒸。

3、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小麦赤霉病由于防治适期短,农民常常把握不住,往往错过防治适期开展防治,导致防治效果大大降低。灰飞虱成虫具有短距离飞翔、扩散的能力,活动能力强,如果农户分散防治,则可能达不到压低麦田虫量的效果,因此开展小麦赤霉病和灰飞虱统一防治,连片防治,是提高防治覆盖率、保证防治效果、控制小麦后期病虫危害的有效途径。要因地制宜,积极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专业防治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加强对专业化防治服务队指导,使其按照植保部门病虫测报信息、推荐方法、推荐药剂开展专业防治,实现“三个统一”,即统一农药品种、统一防治时间、统一施药,提高防治效果、保证防治覆盖率。

(二)加强技术指导工作

各地要加强病虫监测和防治技术指导工作,保证防治工作正确开展。

1、加强小麦赤霉病、蚜虫等病虫监测。测报是防治的基础和前提,各地要加强小麦病虫害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发生趋势。一要加强田间病虫和生育进程调查。加大对小麦白粉病、蚜虫等田间发生情况的调查,严格按照测报调查规范要求,开展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全面准确掌握不同生态类型与不同品种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大田间小麦生育进程的调查,及时掌握不同类型田块小麦生育进程,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治提供依据;二要勤会商、多分析。要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尤其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天气趋势;根据病虫害发生基数、品种抗病性、作物生育进程及关键生育阶段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为大面积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三要加强病虫信息汇报。病虫发生关键时期,要及时将病虫发生和防治情况向当地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为防治工作做好参谋。

2、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各级植保站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报纸、明白纸等形式和途径,及时发布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麦穗蚜等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治信息,尤其要充分利用电视收视率高、覆盖率广的特点,积极开展电视预报,把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在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把握适期,使用对路药种,应用正确施药方法开展防治。要加强防治示范区建设,通过示范区将防治新技术集成,向农民展示,带动和引导农民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开设电视专题栏目,开通农技“110”或电话声讯服务,进一步提高防治技术的到位率。

3、加强防治督查工作。在防治关键时期,要加强小麦病虫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组织发动、技术指导、统防统治等工作落实到位。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研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防治工作不留死角。

相关文章

  • 芹菜软腐病的症状与防治
    芹菜软腐病的症状与防治

    寿光市文家街道办事处的菜农打电话询问:种植的芹菜已经快收获了,可是最近在茎秆上出现了凹陷的褐色斑块,问这是怎么回事?这是芹菜软腐病,俗称“烂疙瘩”,主要发生在叶柄的基部或茎上,保护地栽培时多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发生,主要是从伤口侵入,对芹菜的为害很大。对于此种病害应尽量的减少伤口的出现,在发病后可以采取...

    35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果树种植知识
  • 几种常见冬小麦异常苗的防治
    几种常见冬小麦异常苗的防治

    冬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拔节期,通过一个严寒的冬季,常会因耕作质量差,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一些畸形苗的发生,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深播苗。因前茬秸秆较多,旋耕机在翻耕时切草不均匀,播后遇上大雨,在秸草较少或无秸草地段极易造成埋种过深,表土板结,出苗迟缓,甚至麦苗不能正常出苗,或...

    1652 农药种类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果园用药 谨防药害
    果园用药 谨防药害

    有些果树对某些农药敏感,在用化学农药给果树防治病虫害时,要注意这个问题,否则容易发生药害。百菌清对梨、柿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苹果落花后20天内也不能使用。松碱合剂落叶果树对其都很敏感,在夏季生长季节不宜使用。石硫合剂葡萄、桃、梨、李、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对其敏感,应慎用。磷胺桃树对其敏感,忌用。二甲...

    1627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教学
  • 苹果烂果病防治有窍门
    苹果烂果病防治有窍门

    苹果烂果病主要包括轮纹病、黑腐病、炭疽病、褐腐病、疫腐病等,都能使好果变为残次果,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从而降低果园效益。苹果烂果病病菌一般从幼果期(5~7月份)开始侵染果实,以后呈潜伏状态,秋季果实近成熟期(8-9月份)形成病状,随后时间不长便开始出现病果。尤其在后期多雨时节,在温、湿度条件具备的情...

    2079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茭白病虫防治
    茭白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有锈病、稻瘟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和小菌核病等。锈病发生在叶片正反面及叶鞘上,边缘表皮裂口的残余时显。生长后期形成冬孢子堆,灰色至黑色,长条状不裸露。稻瘟病发病叶开始呈条状或梭形病斑状,以后全叶枯焦,严重时全田如火烧状。纹枯病在茭白分蘖盛期至孕茭期最易发生。发病初期先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暗绿色...

    298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五种禁用农药的替代农药
    五种禁用农药的替代农药

    长期以来,菜农习惯使用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中已明令禁用。这里介绍5种禁用农药的替代农药,可达到同等防治效果。一、甲胺磷 是一种广谱杀虫剂,以前习惯使用于杀灭各类害虫,但其高毒,残留期达30天以上,经常造成人畜中毒事件,是无公害蔬菜生产首要禁用农药。对于菜青虫、小菜...

    1983 农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桂花常见叶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桂花常见叶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见的叶部病害,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降低桂花产花量和观赏价值。桂花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黄斑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病斑,直径2至10mm,或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为不规则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褐斑病一般发...

    759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走出农药使用6误区
    走出农药使用6误区

    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存在着6个不容忽视的误区:用高毒农药作低量喷雾由于高毒农药作超低量喷雾时,为保持药效,喷雾的药液浓度比常规用药要高,低量喷雾,只限于喷洒毒性较低的农药,如马拉硫磷、杀螟松、乐果及菊酯类农药等,并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始终站在风头的无药行间行走。1605、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严禁作超低量喷雾...

    2414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图片
  • 水稻重要害虫稻绿蝽
    水稻重要害虫稻绿蝽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分布很广,为世界性害虫,当水稻抽穗后,成、若虫群集穗部,刺伤花器或吸食谷粒汁液,造成秕谷或白穗。形态特征 稻绿蝽属半翅目,蝽科。成虫体长12~15毫米,宽6~8.5毫米,全体青绿色,复眼黑色。小盾片长三角形,末端超出腹部中央,其前缘有3个横列...

    545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症状特点】 主要危害采后贮运期果实,两病症状相似,多自果蒂或伤口处发生,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迅速扩大,果实变软腐烂,斑面长出一层白色霉状物,稍后白色霉斑变为绿色霉斑(绿霉病)或青蓝色霉斑(青霉病),霉斑外缘有一圈白色霉带,病健部交界处呈水渍状软腐。两病除病原不同外(同属不同种),症状上也有许多不...

    460 果树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科普
  • 花卉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花卉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花卉具有美化环境、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其种植的种类和面积逐年增加,但受到线虫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症状:植物线虫主要为害菊科、报春花科、蔷薇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等花卉。此病为害根部、叶子、花芽和花。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1、地上部症状:此类症状以滑刀线虫,叶片表现出多角形的坏死斑、芽畸形,全株矮化,为...

    177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发财树”常见病害
    “发财树”常见病害

    根(茎)腐病症状:茎基到根部变黑褐色,腐烂,嫩叶失去生机而枯萎。防治方法:(1)及时通风,保持栽培环境的干爽。(2)注重栽培基质、花盆的消毒。(3)移植后去掉根顶部扭伤及腐烂组织,然后再用速克灵喷洒伤口,晾干后栽植。(4)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每隔10天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0%甲...

    2681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花卉禁用或慎用的农药
    花卉禁用或慎用的农药

    花卉等观赏类植物对于农药比较敏感,农药使用不当,轻者出现落叶、落花、落果,重者导致植株死亡。乐果、氧化乐果:对猕猴桃特敏感,忌用;对梅花、樱花、花桃、榆叶梅、贴梗海棠、杏、梨等蔷薇科观赏植物,有明显的药害。上述观赏植物不宜使用乐果和氧化乐果。敌敌畏:对梅花、樱桃、桃子、杏子、榆叶梅、二十世纪梨、京白...

    1797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说明
  • 葡萄裂果原因以及防治
    葡萄裂果原因以及防治

    1.水分旱涝不均 果实生长前期土壤过分干旱,进入着色期后果粒含糖量增高,渗透压增大。此期如突遇大雨或大水漫灌,土壤含水量剧增,根系从土壤中大量吸水,果实膨压增大,导致果皮破裂发生裂果。2.果粒过于紧密 如果果粒过于紧密,挤压过甚,靠近果刷的细胞分裂加快,而靠近果皮的细胞活动较缓慢,果实膨压增大时也会...

    1749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杨树杨小舟蛾的防治
    杨树杨小舟蛾的防治

    杨小舟蛾,又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幼虫取食杨树、柳树的叶子,危害严重时能够导致整块树林叶片全部被吃光。杨小舟蛾在江苏每年发生3-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成虫羽化,随后交尾产卵。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二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三代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第四代幼虫9...

    1035 农药英文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