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缩短缓苗期促油菜安全越冬

时间 : 2023-03-25 投稿人 : 竹青月季园艺 点击 :

移栽油菜有缓苗期,一般为7天左右,长的可达10天以上,严重影响了移栽油菜增产优势的发挥。缩短缓苗期是培育冬前早发壮苗,保证安全越冬、春发增产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缩短缓苗期促油菜安全越冬 | 植物病虫害

壮苗适时移栽油菜壮苗的形态标准是:苗高20~25厘米,绿叶6~7片,根茎粗、脚矮、叶色深绿、叶肉厚、根系多、无病虫害。壮苗移栽在长江流域最佳适期是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因为这一段时期移栽,离冬至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移栽后可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温光资源,促进生长发育,为越冬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在这段时间内移栽越早越好,以利扎根返青,提高成活率,增强抗寒的能力。

做到“四改”移栽一改晴天移栽为阴天移栽。应选择空气湿度较大,蒸发量小的阴天移栽。边起苗,边移栽,不栽隔夜苗。因隔夜苗栽后回青发根长叶太慢而贻误季节,影响早发。二改拔苗移栽为带土起苗移栽。如遇天旱地燥,应在移栽前一天,在油菜苗床浇足“起苗水”,待第二天下午用小铲子起苗,使油菜苗多带根多带土,根系损伤小,栽后发根快,成活率高,缓苗期短。三改菜苗大小混栽为分级移栽。栽苗的原则是“先栽大苗后栽小苗,大小苗分开栽”。选苗时还应剔除高脚苗,弱苗,带病苗。做到爽土移栽,切勿在雨天移栽,防止形成僵苗不发。四改深栽为浅栽。油菜较易成活,一般只将根部埋住即可,如栽苗过深,势必影响早发和生长。油菜移栽时,将油菜苗摆靠在移栽穴的一边,保持根直叶展,不要按压,然后用细泥或灰肥压根并浇水。

坚持“五带”到田一带“送嫁肥”,移栽前4~5天,要施一次“送嫁肥”,于苗床上喷一次稀薄的人畜粪尿水,以利栽后早活蔸,早返青;二带“起身药”,移栽前3~4天喷一次“起身药”,以杀灭病虫害;三是“带水移苗”,移栽前一天傍晚,用水湿透苗床,以便带土起苗时不伤根系;四带“护根土”,菜苗带土有利于提高移栽。

相关文章

  • 榆兰叶甲-地被植物病虫害
    榆兰叶甲-地被植物病虫害

    名称:榆兰叶甲学名:Pynrrhalta aenescens (Fairmaire类属:鞘翅目叶甲科目录1.相关图片2.分布与危害3.形态特征4.发生规律5.防治方法6.防治药械相关图片分布与危害分布在河套滩地、湖泊淤积地等滩地甘草的主要食叶害虫,其他产区也有分布,但危害较轻或不造成危害。主要为害期...

    1907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平菇退菌咋处理
    平菇退菌咋处理

    症状 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多天后多不出菇,勉强现蕾,很是...

    679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玉米大小斑病病症与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病症与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发病季节集中,引起玉米减产幅度较大,因而影响种植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现结合我县党城乡近年来在农村指导农民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经验,总结如下:一、病菌玉米大小斑病全称玉米斑病,发病同属三个病菌,分别为: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原斑病,三个病菌均属真菌界真菌门半知菌...

    1515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怎样防治甜瓜霜霉病
    怎样防治甜瓜霜霉病

    怎样防治甜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受害,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律形,淡褐色或黄褐色,通常从植株下部赂上蔓延。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啬、扩大、汇合,叶片逐渐干枯脱落,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

    26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花椰菜霜霉病传播途径及防止方法
    花椰菜霜霉病传播途径及防止方法

    花椰菜霜霉病在南北地区普遍发生。南方主要危害采种株,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北方地区生产田发生严重时,产量有一定损失。 花椰菜叶片、花球、花梗和种荚均可受害。叶片形成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生有黑褐色污点,叶背面病斑上有黑褐色斑点,较为明显并稍突...

    2493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种类
  • 防治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
    防治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

    细菌性软腐病是君子兰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它是以细菌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从伤口侵入,由雨水和灌水等传播,君子兰生长季节,可多次受到侵染,潜育期为2-3天,主要为害叶和茎部。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组织变褐色,软腐,逐渐扩大蔓延,最后干枯下陷,整个叶片下垂。茎部发病使茎软腐,导致植株倒伏死亡。...

    54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早熟禾散黑穗病的介绍及防治
    早熟禾散黑穗病的介绍及防治

    早熟禾(拉丁学名:Poa annua L.),别称:小青草、小鸡草、冷草等;一年生或冬性禾草。秆直立或倾斜,质软,高7-3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叶鞘稍压扁,中部以下闭合;叶舌长1-3(-5)毫米,圆头。生于平原和丘陵的路旁草地、田野水沟或阴蔽荒坡湿地,海拔100-4800米,在中国南北各省,欧洲、亚...

    622 草坪 种植教学 孢子 早熟禾 黑穗病 萎锈灵
  • 小麦春管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要点
    小麦春管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要点

    化学除草。温度回升后(日平均温度达5℃以上),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75%巨星(阔叶净)1克/亩、或20%使它隆乳油50~60ml/亩;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田块用6.9%骠马乳油40~60ml或36%禾草灵乳油130~200ml/亩;以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生田块可用75%巨星乳油1克加6.9%骠马...

    200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全面防控虫口夺粮——廊坊市粘虫查治初战告捷
    全面防控虫口夺粮——廊坊市粘虫查治初战告捷

    图为北旺乡相士屯村专业防治队正在防治三代粘虫。8月13日,雨后放晴。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乡相士屯村的玉米地里,玉米穗饱满结实,玉米叶宽大黑绿,一片安静祥和的田园图景,若不是部分田块里雌穗以下四五片叶子被咬成了锯齿状,有的甚至只剩下了叶脉,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刚刚结束了一场虫口夺粮大战。邸国树是廊坊市广...

    727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说明
  • 小春作物病虫防治关键技术
    小春作物病虫防治关键技术

    近年来,由于病虫基数逐年积累,品种格局没有根本变化,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小麦油菜为主的小春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给小春粮油丰收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此,要在搞好作物品种布局,种子处理,改善田间耕作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对病虫害的田间监测,控制病虫蔓延,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药剂防治,以减...

    1836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
  • 温室花卉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温室花卉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对温室花卉的生产来说,病害构成经常性威胁。栽培花卉极易感染许多病害,而花卉消费者要求生产者提供近乎完美的花卉产品。温室环境非常适合花卉生长,同样,也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在花卉品种繁多的同一温室里,由于不同花卉品种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必然有部分花卉品种处于非适宜生长条...

    20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牡丹褐斑病
    牡丹褐斑病

    牡丹褐斑病在牡丹生育后期发生。 症状:叶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苍白色斑点,一般直径为3-7毫米大小的圆斑。一叶中少时1~2个病斑,多时可达30个病斑。病斑中部逐渐变褐色,正面散生十分细小黑点,放大镜下绒毛状,具数层同心轮纹。相邻病斑合并时形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发生严重时整个叶面全变为病斑而枯死。叶背面...

    2601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郁金香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郁金香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郁金香属百合科,是世界著名的鳞茎类花卉之一。其绚丽多姿的花形和花色为广大游人所青睐。郁金香常会出现叶枯花小、盲花等不尽人意的现象。在此介绍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㈠常见病虫种类1、郁金香疫病。属半知菌丛梗孢目葡萄孢属,主要危害叶片、花、球茎。叶片和花受害后,植株生长弯曲,最后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

    931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当前小麦死苗主要原因及其防治
    当前小麦死苗主要原因及其防治

    一、死苗原因及其鉴别小麦出现死苗原因很多,如病害、地下害虫、水污染、药害等等。但就今年来看,小麦死苗主要由根腐病引起,其次是地下害虫。小麦根腐病近年来在黄淮麦区发展较快。造成这类病害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推广不抗病的品种、单一品种大面积推广、生产上使用的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以及不科学的肥水运作等都...

    2847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英文
  • 北方水田常用的除草剂介绍
    北方水田常用的除草剂介绍

    丙草胺英文通用名 pretilachlor其他名称 扫弗特(Sofit)毒性对人畜低毒,大鼠经口LD50为6099毫克/公斤,急性经皮LD50>3100毫克/公斤,鱼毒较高,鲤鱼LC50为9.8毫克/公斤。剂型 30%乳油。特点 是具有高℃选择性的水稻田专用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杀草谱广。杂草种子在发...

    2772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种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