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马铃薯晚疫病综防技术

时间 : 2022-10-23 投稿人 : 伟森 点击 :

晚疫病是影响我省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病害。受早春低温冷害影响,不少地方马铃薯地上部叶面受创,植株抗病力下降,加上我省春季多雨高湿、气温逐渐回升的气候特点,今年晚疫病极有可能大流行。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晚疫病,尽量减轻晚疫病造成的损失。

马铃薯晚疫病综防技术 | 植物病虫害

一、健身栽培管理

1、及时培土。处于生长中前期的,要于苗期、封垄期分别及时培土,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

2、生长剂控长。未过现蕾期的的,于花蕾初期喷施90mg/kg多效唑溶液,健壮矮化地上部植株生长。

3、清沟排渍。于雨后、灌水后,及时清沟排渍、排水排灌,降低田间湿度,减少晚疫病流行发生的可能。

4、及时清除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出现应立即清除,病害较轻的植株应摘去病叶就地深埋。

二、药剂防治

这是目前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晚疫病防治掌握三个主要时期:在齐苗期、结薯期和后期遇阴雨特别是阴雨加有雾的天气,在转晴后等3个时期要及时防治。常用药剂有克露600倍液、2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雷多米尔500倍液、杀毒矾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等。

使用方法:

(1)叶面喷施。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第一次药,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发病前可用保护剂,可用2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发病后应用内吸治疗剂或内吸治疗剂与保护剂的复配制剂。为减少抗药性的产生,最好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2)根灌甲霜灵药液。在中心病株出现后,或在现蕾期至开花期,每亩用58%甲霜灵锰锌WP200~250g。

注意事项:

(1)由于封垄后很难使杀菌剂到达地面,所以在封垄前至少施用1-2种杀菌剂。

(2)避免灌溉障碍。

(3)采用不同喷施方式,避免漏喷。

(4)在快速生长阶段和利于晚疫病浸染的天气,要严格按照严密的防病日程进行防病。

(5)如果施用杀菌剂间隔大于7天,就应该施用较高浓度的杀菌剂。

相关文章

  • 兰花炭疽病防治
    兰花炭疽病防治

    兰花最常见最普遍的病害是炭疽病。该病为害兰花叶片,常发生在兰花叶片的尖端和边缘部位。叶片发病,初期呈圆形或椭圆形黑色小斑,后逐渐扩大,后期病斑中央呈淡褐色或边缘暗褐或黑褐色,病、健部界限清楚。病斑的扩展常受叶脉限制,叶尖上的病斑常呈三角形,从叶尖部位向下扩展蔓延。叶边缘病斑往往呈半圆形,病部质脆,有...

    47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平菇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平菇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平菇病毒病为平菇重要病害,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可造成明显减产。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病原物为球形病毒颗粒。平菇菌丝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因为病毒寄生在细胞内,只是菌丝生长速度有所变缓,菌落边缘往往不整齐;到了出菇期,感染病毒后,有的子实体菌柄肿胀呈近球形或烧瓶形,不会形成菌盖或只会出现很小的菌...

    67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如何减少“水玉米”?
    如何减少“水玉米”?

    在东北等春玉米区入秋下早霜时玉米还未完全成熟,收获时玉米含水量偏高,形成大量含水率高的玉米籽粒,一般在35%左右甚至更高,即所谓的“水玉米”。水玉米严重影响玉米品质,导致容重低、霉变破损粒增加。预防“水玉米”主要措施:1.严禁品种越区种植。2.推广耐密中熟、中早熟品种,逐渐减少高秆大穗晚熟品种,靠增...

    1667 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果树农药须慎用
    果树农药须慎用

    有很多果树对农药比较敏感,农药使用不当时,轻者会使果树出现落叶、落花、落果,重者将导致植物死亡。乐果、氧化乐果 猕猴桃特敏感,禁用。对杏、梨有明显的药害,不宜使用。敌敌畏 对樱桃、桃、杏、京白梨等植物有明显的药害,通常情况下应改用其他种类的杀虫剂。猕猴桃、核桃及瓜类等在使用其防治虫害时,应十分谨慎。...

    1098 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鹤望兰斑枯病的防治
    鹤望兰斑枯病的防治

    是由枇杷茎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从分生孢子器中逸出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植株生长衰弱和盆土偏碱易发病。该病为害叶片,开始在叶上生灰白色枯斑,边缘生褐紫色线圈,较灰斑病宽明显,其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911 果树种植指南 种植技术大全
  • 茶园病虫草害防治规程
    茶园病虫草害防治规程

    l、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茶园整体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范围以内。2、农业防治:①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

    1868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种植病虫害原因
  • 高山茭白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高山茭白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余姚市高山茭白采收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此时平原无茭白采收,又是夏季蔬菜淡季,茭白销售价格看好,大力发展高山茭白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生产过程中,严重的病虫危害成为高山茭白无公害生产的重要障碍。现将高山茭自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主要病虫害种类(1)芰白锈病茭白锈病...

    883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菊花斑枯病
    菊花斑枯病

    1、症状:叶面散生淡黄色或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5—12毫米大,灰褐色,边缘黑褐色。后期密生细小黑点。多个小斑愈合成大斑,严重时连片,则病叶发黄,变黑、焦枯。脱落或卷曲下垂挂在茎上。植株下部叶最先发病,发黑枯死,然后逐层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全株枯死。防治方法:(1)轮作,盆载更换盆...

    159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秋播期是搞好小麦病虫防治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农民朋友抓住秋播这一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争将小麦病虫草害消灭在萌芽阶段。秋播期小麦病虫防治技术措施如下:一、搞好植物检疫秋播期间种子调运频繁,最易传播检疫性病虫,因此,必须加强检疫工作,严防检疫性病虫杂草随种子...

    2737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小麦秆锈病发病原因
    小麦秆锈病发病原因

    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前提下,秆锈病流行与否及流行程度与小麦抽穗期前后的气候条件及菌源量有密切关系。一船来说,小麦抽穗期的气温可满足秆锈菌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要求,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湿度条件。但在长江、淮河流域地区,常年4—5月降雨较多,所以湿度并非病害流行的限制因素,病害流行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通...

    2581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巧用常见植物配置土农药
    巧用常见植物配置土农药

    大蒜茎叶:把去掉蒜头的叶茎切成6—7厘米小段,撒在早稻田让其腐烂。蒜头含有的大蒜素,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喷洒药的次数。如能在耕翻前把切碎的大蒜叶茎放入田内,防病治虫的时间更长,效果更好。蓖麻叶:将干蓖麻叶碾成细粉,按一定比例拌入土杂肥撒施到地里,可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按...

    699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核桃幼树冬季要防抽条
    核桃幼树冬季要防抽条

    一、适时灌冻水 在土壤结冻前,浇封冻水,灌足灌透。这样既有助于土壤保温,又能保持土壤水分,满足果苗越冬期间的水分消耗。二、苗木涂白取5公斤生石灰、0.5公斤盐,分别用水化开,混合搅拌后加入0.5公斤植物油和0.5公斤石硫合剂,配成涂白剂,于结冻前,涂刷或喷洒在核桃幼树枝条上。三、塑料膜包扎先将核桃幼...

    2263 病虫害原因 农药
  • 药剂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
    药剂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

    一、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使用药剂: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

    957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如何防治芹菜斑枯病
    如何防治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又名叶枯病。一、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在叶片上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扩大后,病斑外缘黄褐色,中间黄白色至灰白色,边缘明显,病斑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病斑外常有一圈黄色晕环。在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当温度在20℃~25℃和多雨的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白天干燥、夜间有...

    373 农药使用技巧 农药使用方法
  • 洋兰之白绢病防治
    洋兰之白绢病防治

    白绢病由真菌Selerotiumrolfsii引起,危害幼苗至成株茎基部及根部,大花蕙兰较易感染此病。发病时茎基部可见白色菌丝、茎基部褐化、根干枯,并形成大量的小粒褐色菌核,导致植株茎基软化而死亡。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很广,对球根花卉和宿根花卉危害较严重。而且有较强的腐生性,可藉菌核长期存活于基质或旧盆...

    38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