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斑鱯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2-26 投稿人 : 御迅 点击 :

广西水产研究所(530021)杨家坚  林勇  梁军能  陈忠

斑鱯(Mystus guttatus)是江河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具

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在人工养殖的每个阶段均有患病情况发生。斑鱯系

无鳞鱼,皮肤裸露,对众多常规药物的适应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有些疾病的防

治相当棘手。本文介绍斑鱯常见疾病及安全防治。

1水霉病

水霉病系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鱼卵、鱼苗、鱼种;成鱼及亲鱼

阶段少见,是影响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的主要病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水温

20℃以下较为常见。在弱酸性水环境及水质清寡,鱼体受伤的条件下容易滋

生水霉。胚胎发育阶段,由于斑鱯孵化时间较长(48~65h),坏卵18~

24h就明显可见感染水霉呈白色绒球状,好的卵与之粘连,亦易感染水霉坏

死。斑鱯卵膜韧性好,鱼苗破膜相当困难,若水霉大量滋生,粘附在卵膜上,

会造成鱼苗出膜受阻而导致大批死亡。至于鱼苗、鱼种阶段出现的水霉病,多

数由于搬池、测量、点数操作及水质不良引起,感染水霉的斑鱯苗种常因粘附

过多的霉菌而身体负荷增加,游泳活力减弱,摄食困难,最后导致体质瘦弱而

死亡。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a)孵化阶段  宜从提高受精率入手,尽可能减少坏卵数量。环道孵化

池或孵化网片事先宜以20g/m3高锰酸钾或10g/m3孔雀石绿浸泡消

毒30min,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卵子孵化时,用400g/m3浓度食

盐水全池泼洒,24h(约达原肠期)后彻底换水,能有效控制水霉滋生。同

时,要及时剔除坏卵,霉卵及其它脏物。

b)苗种阶段  严密监测培育用水的pH值,尽可能在弱碱性环境下培

育苗种,如有条件,最好引进部分(约1/3)含浮游植物的绿水,以增强水

体缓冲能力;每次对苗种进行搬池、分池、点数、运输等操作后,要及时用0.1

g/m3孔雀石绿浸浴12h,入池培育后再用400g/m3浓度食盐水全

池泼洒1次,预防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斑鱯苗种阶段不能以0.1~0.0.15g/m3浓度的孔

雀石绿全池泼洒或大于12h的浸浴处理。

2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对斑鱯而言可谓头号病害,主要寄生在斑鱯鳃丝、头部、鳍部,

严重时可蔓延全身。多见于鱼种及体长20cm前的生长阶段。18~25℃

的水温条件下及水质过于清瘦时容易发生。28~30℃亦能感染苗种。如未

能及时有效控制,常会殃及全池乃至整个培育场所的苗种。感染初,鱼种常有

摩擦池壁、池底行为,或在池角上层群集成堆,严重感染个体则离群独游,漂

浮水面,全身粘液脱落,手感粗糙,最后死亡。如发现这些异常症状应引起高

度重视并及时处理。防治方法如下。

a)使用0.01g/m3硝酸亚汞对染病水池进行全池泼洒,12h后

彻底换水。间隔12~24h重复1次,可有效杀灭小瓜虫而对鱼无不良影响。

b)以0.015g/m3硝酸亚汞对病鱼浸浴6~12h,小瓜虫可杀

灭50%以上。

c)用0.15g/m3孔雀石绿浸浴病鱼6~12h,也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硝酸亚汞为剧毒物品,不宜连续重复使用。另外斑鱯对硝酸亚

汞的忍耐浓度为常量的1/10,使用时应严格按规定用量办。

3锚头鳋病

锚头鳋病俗称蓑衣病,斑鱯鱼种池塘养殖阶段较为常见。受寄生的斑鱯食

欲减退甚至拒食,身体黑瘦。被锚头鳋病钻入的部位,组织常发炎红肿,皮肤

呈点、块状红斑,坏死组织常诱发水霉腐生及钟形虫、藻类附生。大量锚头鳋

寄生会影响斑魨的游泳、摄食,最终瘦弱死亡。此病春、秋两季流行较重。防

治方法:

a)突然改变环境,如搬池、大量换水等,可使大量寄生虫体脱落,缓解

病情;

b)用晶体敌百虫0.2~0.25g/m3全池泼洒,每12~15d

1次,连续泼洒3次,效果很好。

4 出血病

此病多见于2.5~5.0cm的斑鱯鱼种,流行于5~8月,在饲养密

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病。典型症状外观头顶中央有一红点,个别

患部轻微肿胀,严重时整个头部背面发红,尤其是腹鳍基充血,鳃颜色变淡。

解剖可见肝脏出现血斑,整个胃肠没有食物和粪便。病鱼在水中不摄食离群靠

池壁;头部朝上,徒手易捉(健壮个体不易捕捉),2~3d即死亡,死亡率

约为15%~20%。其防治方法为:

a)  日常管理要及时清除残饵,定期换水,保持环境清洁;

b)一旦发病使用0.5g/m3红霉素全池泼洒3d,效果很好。

5  溃疡病

此病多见于成鱼或亲鱼养殖阶段,常因机械损伤或撕咬受伤引起,溃疡面

积通常较大,多出现在尾柄,体侧及腹部臀部附近,严重者患部整块皮肤脱落,

暴露出肌肉、骨胳,伤口进一步腐烂最终危及生命。其防治方法为:

a)用30%的医用双氧稀释成3%的浓度进行清洗病鱼受伤部位,祛除

溃烂组织,再用四环素软骨涂抹伤口;

b)每公斤鱼用青霉素5万~10万IU或硫酸链霉素20mg肌肉注射

或腹腔注射,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不能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以防损伤病鱼患部组织,最

后导致死亡。

6泛池

泛池是由于水中缺氧所致,多见于肥水池塘。由于池底有机质分解大量耗

氧,导致池塘水体溶解氧的突降,并同时放出甲烷、硫化氢、氨、二氧化碳等

有毒气体,加速鱼类窒息死亡。在连续阴雨天气(持续3d以上)或雨转晴后

闷热天气及傍晚雷雨前,窒息现象常易发生。其防治方法为:

a)合理密养,每667m2放养5cm鱼种1000~1500尾,并

适当搭配一定比例的鲢鳙(如80~100尾/667m2),以防水质过肥;

b)适量投喂,及时清除饵料台残饵;

c)闷热天气应减少投饵量,中午开动增氧机增氧,消除氧债。连续阴雨

天晚上提前开增氧机增氧;

d)经常添加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e)一旦发生泛池应立即将鱼移人清新水中充氧急救。

注意事项:斑鱯轻微缺氧时通常不易觉察,常呈现暗浮头现象。此时应立

即采取加注新水,开动增氧机增氧,泼洒鱼浮灵等增氧措施,防止泛池。

相关文章

  • 利用温度防治香菇绿霉菌
    利用温度防治香菇绿霉菌

    1、室内着菌期。疏散菌袋降低堆叠层次。刺孔要分批进行、刺孔后香菇菌丝呼吸作用增强释放热量,当室温达28℃时停止刺孔。2、越夏期。越夏期间外界环境温度高达30℃以上,必须做好通风降温工作。若在出菇棚中度夏,棚高最好达2.8米,后墙每隔12~1.5米留60厘米× 60厘米通风孔。棚膜前底脚全...

    712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种类
  • 牡丹黄叶病诊断及治疗
    牡丹黄叶病诊断及治疗

    牡丹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尤其每年春末夏初,叶片常会变黄甚至干焦。牡丹叶片变黄的原因有多种,首先要搞清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肥黄因施肥过多引起的叶黄。牡丹一般以鸡粪、豆饼、油渣等有机肥作为追肥或基肥,过量施肥再遇上土壤缺水,就会产生肥害。主要表现为新叶肥厚且富有光泽,但叶面凹凸不舒展,老叶逐渐变黄而脱...

    1286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果树病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果树病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果树病害流行必须具备三大要素:①致病力强的病原物;②大量的感病寄主;③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引起果树发病五大类病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在果园中,引起果树传染性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原是真菌。在果园中,真菌潜伏在不同场所渡过休眠期。春天气温不断回升,为真菌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

    2088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种类
  • 生姜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生姜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姜软脚病 俗称姜发瘟,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为发生盛期。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姜茎近块根3cm左右处横切面呈浅黑色,不久就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如不拔掉,过几天,萎茎叶就会腐烂发臭,并蔓延到其它植株。姜软脚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土壤、水及姜种传播。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89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种子包衣后好处多多
    种子包衣后好处多多

    防治病虫害包衣剂含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杀菌剂,可防治鼠、地下害虫、蓟马、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同时对种子也起到消毒杀菌作用,防止病菌随种子调运而传播蔓延。促进良好生育因包衣剂中含有微量元素,植物生长剂、种肥等,所以作物次生根增多,根系发达,苗齐、苗全、苗匀、苗壮,苗期叶片增...

    1603 农药名字 植物病虫害原因
  • 不宜在园林中使用的长残效除草剂
    不宜在园林中使用的长残效除草剂

    包括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绿磺隆、甲磺隆、苄磺隆、吡嘧磺隆、豆磺隆、胺苯磺隆、烟磺隆等;脒唑啉酮类的普杀特等;杂环类的快杀稗.广灭灵等。这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效期太长。在用过这类除草剂的苗圃2-3年以后种花卉苗木,都可能受到伤害。在用过这类除草剂的草坪,2-3年后播种草籽,都可能受到伤害。甲磺隆会造成高羊...

    440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防治稻飞虱应选高含量吡虫啉
    防治稻飞虱应选高含量吡虫啉

    吡虫啉 是防治稻飞虱、叶蝉、蚜虫高效内吸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持效期长,对刺吸式口器有特别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加上大部分都是5~25%含量的品种,害虫抗药性增加,防治效果下降。为此,国内不少企业开发、登记了70%以上的高含量不同剂型的产品,以满足防治的需要。经浙江省近年...

    617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小苍兰菌核病
    小苍兰菌核病

    症状:叶片受害后变成淡黄色,植株生长停滞,以后叶片凋萎,容易脱落。鳞茎内部变色,逐渐腐烂。在鳞片之间可发现长而扁的菌核。菌核初为白色,以后变成黑色。菌核宽约12毫米。病原:球茎核盘菌[Sclerotiniabulborum(Wakk.)Rehm.]属子囊菌亚门。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所形成的菌索能...

    2984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芒果白粉病的防治
    芒果白粉病的防治

    芒果在开花期、幼果期及嫩叶期,容易发生白粉病,防治不及时,会大量落果,造成减产。芒果白粉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叶,在感病器官上先出现一些分散的白色霉状小斑块,以后形成一层苍白色霉粉层。花、萼片最易感病,花瓣较抗病。花和花柄感病后停止生长,不能开花,2~3天后脱落;在幼果上,霉粉层常布...

    343 果树种植科普 农业种植教程
  • 油菜倒伏的原因及防倒措施
    油菜倒伏的原因及防倒措施

    一、倒伏的原因 1、选用品种不当 选用了茎杆细软、弹性不好、易感菌核病、不耐肥的品种。 2、氮肥施用过多 油菜氮肥施用过量、前期易造成徒长、田间阴蔽、茎杆的木质化程度低、茎杆细软而易倒伏。后期贪青晚熟、易遭病虫危害,也易倒伏。 3、油菜高脚苗的发生 在油菜育苗过程中,因苗床面积小,幼苗密度过大,易产...

    1834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技术
  • 果树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果树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果树的主干是支撑树体、负载果实和输送水分养分的重要组织,只有切实防治好蛀干害虫,才能确保树势健壮、丰产稳产和优质高效。蛀害苹果、花红、梨、柑桔等果树主干的害虫,在云南以下面两种发生最多、分布最广和危害最重。一、星天牛 又名白星天牛、银星天牛、枯根天牛,俗名脚虫、盘根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危害苹果、...

    637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轮叶党参病虫鼠草防治
    轮叶党参病虫鼠草防治

    轮叶党参俗名白蟒肉,是滋补壮阳的中草药,也是餐桌上一道绿色美味的山野菜。因药食兼用,需求量不断增大,野生货源供不应求。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会发生病虫鼠草害,影响轮叶党参产量。苗期立枯病:发病部位多在表皮以下干湿交接处的茎基部。初为黄褐色的病斑凹陷斑,病斑扩大绕茎并逐步浸入茎内腐烂枯死。一旦发生浸染迅速,...

    199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如何防治花生叶螨病
    如何防治花生叶螨病

    发生规律及为害症状:花生叶螨在每年3 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 月上旬迁入花生田为害,6、7月间为发生盛期,对春花生可造成局部为害。7 月中旬雨季到来,叶螨发生量迅速减少,8 月份天气干旱可再次大发生,在花生荚果期造成为害。9 月中下旬花生收获后迁往冬季寄主,10月下旬开始越冬。花生叶螨群集在花...

    2223 病虫害防治 农药
  • 豆角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豆角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病毒病病因病原不同,有多种表现型,如花叶斑斓型、卷叶萎缩型、明脉舒展型等等。病株初在叶片上发作黄绿相间的花斑,后浓...

    2225 农作物种植
  •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巧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巧

    去冬干旱少雨、温度偏高,非常有利于猕猴桃溃疡病病菌越冬。据产区植保部门2月中下旬调查,溃疡病发病园率26.32%,平均病株率1.59%,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15%以上,今年2月中旬就开始出现流脓现象,发病时间早,发生程度重于2006-2008年春季,属偏重发生年份,应引起陕西地区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立...

    1302 蔬菜种植知识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