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柳树害虫柳瘿蚊

时间 : 2023-05-12 投稿人 : 富麟 点击 :

柳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主要危害柳树,特别是对旱柳、垂柳危害严重。被危害后树木枝干迅速加粗,呈纺锤形瘤状突起?俗称柳树癌瘤。

柳树害虫柳瘿蚊 | 植物病虫害

形态特征成虫形似蚊子。卵长椭圆形,橘红色,半透明。幼虫初孵时乳白色,半透明;成熟幼虫橘黄色,前端尖,腹部粗大,体长4毫米左右。蛹赤褐色。

发生规律柳瘿蚊每年发生一代,以成熟幼虫集中在危害部树皮中越冬。在山东曹县一带,一般每年3月开始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4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羽化时间在每日上午9点至10点,气温高羽化就多,尤其在雨后晴天羽化量大,成虫羽化后的蛹皮密集在羽化孔上,极易发现。羽化后的成虫很快交配产卵。卵大多产在原瘿瘤上旧的羽化孔里,深度在形成层与木质部之间,每卵孔内产卵几十粒到几百粒不等。初孵幼虫就近扩散危害,从嫩芽基部钻入枝干皮下,6月下旬绝大部分幼虫蛀入韧皮部,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瘿瘤形成柳瘿蚊初次危害时,幼虫危害形成层的同时刺激了受害部位细胞畸形生长,枝干在被危害部位很快呈瘤状增粗变大,这时枝干开始出现轻度肿瘤;来年枝干上出现羽化孔后,成虫又在原羽化孔及其附近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又在瘿瘤周围的愈合组织继续危害,这样重复产卵,重复危害,引起新生组织不断增生,瘿瘤越来越大。被危害部位的枝干直径如果在5厘米以下,虫口密度又比较大,枝干生长很快衰弱,会在两三年内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最好在成虫羽化扩散前防治。①被危害树木较小或初期危害的,在冬季或在3月底以前,把危害部树皮铲下,或把瘿瘤锯下,集中烧毁。②3月下旬用40%氧化乐果原液,兑水2倍涂刷瘿瘤及新侵害部位,并用塑料薄膜包扎涂药部位,可彻底杀死幼虫、卵和成虫。③春季在成虫羽化前用机油乳剂或废机油仔细涂刷瘿瘤及新侵害部位,可以杀死未羽化的老熟幼虫、蛹和羽化的成虫。④5月用40%氧化乐果2倍液在树干根基打孔(孔径0.5至0.8厘米、深达木质部3厘米),用注射器注药1.5至2毫升,然后用烂泥封口,防止药液向外挥发,或刮皮涂药,毒杀瘿瘤内幼虫。⑤5月至6月在瘿瘤上钻2至3个孔(孔径0.5至0.8厘米、深入木质部3厘米),然后用40%乐果的3至5倍液向孔注射1至2毫升,然后用烂泥封口,防止药液向外挥发。这种方法对柳瘿蚊的防治有效率可达100%。

相关文章

  • 如何防治芝麻枯萎病
    如何防治芝麻枯萎病

    枯萎病是芝麻的主要病害之一。普遍发生于我国河南、湖北、安徽、河北、江西等主要芝麻产区,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时达30%,可减产30%,使芝麻的品质显着下降。所以,防治枯萎病是关系到芝麻增产增收的关键。一、症状芝麻枯萎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苗期发病出现猝倒或枯死。成株期发病根部往往是半边根...

    54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磨盘柿的病虫防治要点
    磨盘柿的病虫防治要点

    病虫防治技术柿树上的主要害虫有柿蒂虫、柿绵蚧、草履蚧、毛虫类、刺蛾类等。柿树上常见的病害有柿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叶枯病等。害虫一般在老翅树皮缝,树上残留柿蒂或地下土缝、石块下等隐蔽的场所过冬,第二年上树危害;病原菌一般也在残留柿蒂、病枝叶上越冬,于第二年6—8月份侵染。9、10月份落叶落果轻重程...

    206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桉树病虫草害主要种类与防治技术措施
    桉树病虫草害主要种类与防治技术措施

    1 桉树主要病虫草害种类近年来,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人工的种植,桉树病虫草害的种类增多和危害程度加重,据资料,目前,我国桉树病虫草害种类达320 多种;其中虫害285 种、病害33 种、草害2 种以上。主要的种类有:1 桉树虫害1.1. 1 食叶害虫:二纹土潜(Gonoeephalum bilinca...

    1074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西葫芦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西葫芦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近几年日光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较大,而西葫芦灰霉病的发生往往造成嫩瓜腐烂,影响产量和效益。因此,要采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嫁接防病。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西葫芦作接穗进行嫁接可以增加西葫芦抵抗灰霉病的能力。吊蔓栽培。当西葫芦长到8片叶时开始吊蔓,在每行植株上方按南北方向接一条铁丝,按每株西葫芦的位置,...

    2244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原因
  • 黄桃病虫害及防治要点分析
    黄桃病虫害及防治要点分析

    黄桃是一种非常精致的水果品种,为了保证黄桃的优良品质,应尽量采取生态控制的方法防治病虫害,这样才可以提高黄桃的种植效益,为农户增加不错的收入,那么黄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要点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1、疮痂病该病主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危害果实、枝捎和叶片,严重影响黄桃外观品质,发病后果实...

    1103 种植科普
  •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策略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策略

    根据目前水稻生长情况,及水稻生产的要求,病虫发生动态,水稻上主要防治对象是3、4代稻纵卷叶螟,3、4代稻飞虱,2、3代二化螟,3代三化螟,中稻及晚秧田稻蓟马,纹枯病;优质稻除这类病虫外,还要抓好稻象甲,叶瘟、穗颈瘟的防治。主要采取如下防治策略: 1、开展农业防治,趋利避害实行深翻灭茬,降低田间残虫量...

    2802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芹菜叶斑病的介绍及防治措施
    芹菜叶斑病的介绍及防治措施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佳。旱芹香气较浓,称"药芹"。但是和香菜不是一个种,芹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同时,具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

    302 农作物种植搭配禁忌 叶斑病 维生素 芹菜 旱芹
  • 大豆田草害化学防控技术
    大豆田草害化学防控技术

    夏播大豆时间处于高温、高湿季节,亦有利于田间杂草生长发育,因草害可减产10%~15%。现将其常用除草品种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亩可分别选用48%氟乐灵乳油60~100毫升,施药后浅混土(4~5厘米);33%除草剂乳油200~300毫升,48%甲草胺乳油275~400毫升,72%都尔乳...

    1669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病虫害图片
  • 蔷薇种植菌核病的防治
    蔷薇种植菌核病的防治

    蔷薇菌核病的症状该病危害蔷薇的叶、茎及花蕾。叶片受害时,病斑呈油渍状,灰白色至褐色。茎部一般在接近地面处受害,病部初为水渍状褐色病斑,以后腐烂部位逐渐扩大。幼芽受害,初期出现油渍状斑点,以后变褐色,幼芽萎凋、下垂。花蕾受害则出现褐色病斑而枯死。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被害部位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最后形成...

    575 农作物种植 蔷薇 蔷薇栽培技术
  • 蔬菜苗期常见病害及防治
    蔬菜苗期常见病害及防治

    眼下正是保护地深冬茬蔬菜的育苗时期,在育苗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极易引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幼苗受害后,轻的秧苗不同程度受损,壮苗减少,不能满足生产所需。重的会造成整个苗床毁坏,耽误农时,给蔬菜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所以,抓好蔬菜苗期病害的防治是夺取蔬菜丰产丰收的关键和基础。下面介绍一下猝倒病、立枯病、炭疽...

    58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梨锈病的症状是怎么样?梨锈病用什么药?
    梨锈病的症状是怎么样?梨锈病用什么药?

    梨锈病又称梨赤星病,土名“红隆”、“羊胡子”等,在全国各梨产区发生十分普遍,主要侵染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为害果实。 梨锈病又称梨赤星病,土名“红隆”、“羊胡子”等,在全国各梨产区发生十分普遍,主要侵染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为害...

    2135 农作物种植搭配禁忌
  • 冬小麦冻害防治措施
    冬小麦冻害防治措施

    今日起,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较低温度可能导致未进入越冬期的冬小麦冻害。进入冬季,冷空气比较活跃,常给越冬作物带来影响,而冻害就是冬小麦生产上的重大灾害之一。 雪后的冬小麦(资料图片)一般来说,小麦冻害有3种类型1、暖冬骤寒冻害型。小麦播种至入冬前后,气温偏高...

    2434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图片
  • 棉花烂铃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棉花烂铃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棉花进入结铃期,常发生烂铃现象,严重的田块烂铃10%~30%,造成棉花品质降低、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发生的原因1、气候因素。这是引起棉花烂铃的主要原因。7—9月份降雨较多,高温高湿,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传播,严重影响棉铃...

    1978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英文
  • 如何防治玉米青霉穗腐病
    如何防治玉米青霉穗腐病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机械损伤、害虫或鸟等为害的果穗上,在籽粒上或籽粒间产生青绿色或绿褐色霉状物,多发生在穗的尖端。病菌侵入种胚的,种子发芽时,引致幼苗萎凋。病原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et Thom称草酸青霉,属半知茵亚门真菌。形态特征见高粱青霉颖枯病。传播途径和发病...

    2374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香石竹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香石竹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一、香石竹叶斑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香石竹叶斑病病菌以菌丝和分子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左右。当温度升高,叶面长时间湿润时,病菌极易快速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26℃最佳),分子孢子在18-27℃(24℃最佳)时开始萌发,通过气流及水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

    295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