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茎、叶及花芽均可发病。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褐色斑。有紫褐色同心轮纹,外围有渍状黄色晕圈。湿度高时,在病斑上可见到病原菌水滴状白浊物。
病原为细菌伍氏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woodsii(Smith)Stevens。
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浇水淋溅传播。
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症状茎、叶及花芽均可发病。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褐色斑。有紫褐色同心轮纹,外围有渍状黄色晕圈。湿度高时,在病斑上可见到病原菌水滴状白浊物。
病原为细菌伍氏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woodsii(Smith)Stevens。
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浇水淋溅传播。
干旱和涝灾是棉花生产过程中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二者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极大的影响。干旱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危害主要有3方面:一是在干旱情况下,棉花的植株变矮,叶面积变小,棉铃的生长速度变慢。二是在干旱情况下,棉株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棉株体内养分的合成、供应、分配受阻,因而蕾铃大量脱落,且...
2827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1.白眼病①病因:眼部受伤或因水质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龟用前肢摩擦眼部,感染细菌所致。②症状:病龟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球外表被白色分泌物盖住。病龟行动迟缓,不再摄食,严重时失明,最后因废食消瘦而死。此病多发于秋季、冬季和冬眠初醒后。绿毛龟发病率较高。③防治:加强管理,越冬前和越冬后开始摄食时,经...
2384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当前,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可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药有以下类别: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对害虫具有控制特效,且是安全性极高的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抗药性慢等特点。如细菌杀虫剂BT(苏云金杆菌微生物杀...
931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棉花烂铃,俗称捂(霉)桃子,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因此,应在弄清棉花烂铃发生的条件和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防治,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棉花烂铃发生的条件和原因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侵染为害棉铃引起的。我省棉区夏秋多雨年份,棉田湿度较大,郁闭较重,通风透光较差,适宜病原菌...
2117 农药使用技巧 种植病虫害原因一、主要病害发生特点。芝麻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枯病、芝麻黑根疯等。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
2929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寒冷的天气很容易给保护地蔬菜造成低温冷害和冻害,蔬菜发生低温冷害和冻害后,如果管理不当会给广大菜农带来损失,经过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应急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一、视土壤墒情灌水保温。灌水能增加土壤热容量,防止地温下降,稳定地表大气温度,有利于气温平稳上升,使受冻组织恢复机能。二、放风升温。...
2709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方法大豆原产于中国,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大豆同时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下面一起学习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1.品种选择通常情况下,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
2471 植物病虫害防治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俗成“半边疯”,一旦发病,轻则减产20%~30%,严重的达到50%以上。自2007年来,随着茄子行情的升温,菜农的种植积极性较高,在蔬菜种植老区,由于茄果类蔬菜多年重茬种植,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方法效果不突出。下面,介绍几...
2321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说明莲藕尾孢紫褐斑病主要侵害莲藕立叶。【症状特点】叶斑正面呈紫褐色,背面色稍淡,病斑周缘有的呈明显或不明显的角状突起,以致病斑呈不规则形,斑面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斑面出现隐约可见的暗灰色至暗色薄霉层病征(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密布并连合成大小不等的浅褐色斑块,终致叶片变褐干枯...
2751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灰霉病是保护地西葫芦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西葫芦花、叶、茎和幼瓜。该病发生的轻重与生产者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管理好可以做到不发生,管理不好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30%以上。灰霉病菌多从开后的花侵入,致使花腐烂,并产生灰色的霉。逐渐向幼瓜扩延造成瓜条顶端褪绿呈水渍状,软化萎缩,最后腐烂。有时在瓜...
2687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指南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