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枯萎病发病初期,叶片生长缓慢,3片小叶中有1-2片变褐,全株枯萎而死。剖开病株的根冠、叶柄、果柄维管束变为褐色。其防治方法:1.对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避免连作。2.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拔除并烧毁病株以及病残体。3.用太阳热消毒法进行土壤处理,具体作法是:在草莓果实采收结束后,将地里植株全部拔除,然后翻耕土壤、整畦、浇水,用塑料布覆盖一个月左右,依靠太阳能使土壤温度达到50℃左右,进行高温消毒。
五、病毒病常见的病毒病有以下五种:1.斑驳型,其叶面不规则退绿、黄化,呈现斑驳。2.褐边型,叶片边缘呈黄褐色。3.枯斑型,叶面有坏死枯斑,枯斑呈不规则圆形。4.脉暗型,在苗期,叶正面脉呈现黑色,叶反面脉呈黄褐色。5.皱缩型,叶片皱缩,叶面不平整或呈匙状。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病株矮小,症状不明显或消失,但产量和质量明显降低。其防治方法:和其他农作物病毒病一样,除农业防治措施外,还应特别注意传毒媒介的防治。该病的传毒昆虫为蚜虫,用速灭杀丁等菊脂类农药防治蚜虫,每隔10-15天喷一次,喷2-3次。
防治草莓病害,除以上各病的特殊防治措施外,还应综合防治:1.培育无毒苗,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消毒。在进行生根粉浸根的同时,按0.1%的比例加入代森铵,或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植株5分钟。2.栽前每亩用65%可湿性代森铵1公斤,掺细土15公斤,沟施或穴施。3.用地膜或麦秸等覆盖地面,减少病害土传机会,同时提高地温,利于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4.搞好田间卫生,在施足腐熟有机肥的同时,结合追施化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销毁,合理密植。5.一般在新栽植区的周围2公里以内无老园时,应4-5年换种一次;周围有老园区,2-3年换种一次。若遇到草莓长势衰退,产量降低就应提前换种。(完)
摘自:2007.02.02.4版《科技信息报》来源:科技信息报作者:何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