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豆角各种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时间 : 2022-10-25 投稿人 : 聚金 点击 :

豆角的病害豆角锈病、豆角疫病、豆角枯萎病、豆角煤霉病、豆角病毒病等。

豆角各种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 植物病虫害

1、豆角锈病

豆角锈病的主要症状: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豆荚,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减少侵染源。

防治方法: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为基础,适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清洁田园。收获后应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种植。选用粤夏2号、铁线青豆角、穗丰8号等抗病品种。于病发初期及时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硫磺悬浮剂15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豆角疫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病部初时呈水渍状,后环绕茎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荚果被害病部亦生白霉,腐烂。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采用高畦深沟,合理密植,使其通风透光,注意雨后及时排水。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3、豆角枯萎病

植株发病时,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片边缘尤其是叶片尖端出现不规则水渍状病斑,后叶片变黄枯死,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整株萎蔫死亡。病株根茎部皮层常开裂,其维管束组织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粉红色霉层。

防治措施:最好与禾本科作物水旱轮作,增施石灰改良土壤减轻病害发生。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4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灌50--150克,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也可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拌干土200公斤,沟施于播种行,每亩施200公斤。

4、豆角根腐病

根腐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根腐病的病原称腐皮镰孢菌菜豆专化型能侵染豆角和菜豆。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直到开花结荚时植株较矮小,病株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变黄,慢慢枯萎,一般不脱落,病株容易拔出。茎的地下部和主根变成红褐色,病部稍凹陷,有的开裂深达皮层,侧根脱落腐烂,甚至主根全部腐烂。病原菌都以菌丝体、厚垣孢子等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有较强腐生性,能在土中和厩肥中腐生存活多年。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工具和带菌肥料传播,从根部伤口侵入致皮层腐烂。一般在土质粘重、过湿、偏酸、肥力不足和管理粗放的连作地上发病较严重。

防治措施:尽量避免豆角和菜豆连作,能实行2--3年轮作更好,并注意选用较抗病和耐病的品种。及时拔除、烧毁病残株。堆肥、厩肥要发酵腐、熟透。使用酵素菌肥也有助于抑制和消灭土中病原菌。选择地势较高、疏水性较好的地块,深沟高畦整地,并适量施用石灰,防止漫灌,雨后及时排水。播种时用艾菌托或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配成1:50的药土穴施或沟施。发病初期可用选用普菌克、艾菌托1200倍液、或根腐宁800--1000倍、或枯萎灵500倍,或敌克松1000倍灌根,每隔10天左右一次,灌2--3次。

5、豆角煤霉病

煤霉病(叶霉病)主要为叶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在叶的两面生紫褐色斑点,扩大后呈近圆形深褐色病斑,直径1―2厘米,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叶背可见灰黑色霉菌潮湿时叶背可见灰黑色霉菌。

防治措施: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清洁田园;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洛氨铜水剂4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6、豆角病毒病

症状叶片出现深、浅绿相间的花叶,花叶的绿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形成袋形,叶片通常向下弯曲,有些品种感病后叶片变畸形。感病植株矮缩或不矮缩,开花延迟,严重时造成减产失收。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防治蚜虫,截断蚜虫传播途径。

上一篇:芒果疮痂病 下一篇:莲藕病虫及防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