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西瓜表皮暗褐色病害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 : 2023-09-11 投稿人 : 鸣嘉 点击 :

西瓜表皮暗褐色病害的原因是什么

西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占世界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5%以上。西瓜是夏季解渴的最佳水果,果肉十分甘甜,能降温去暑,种植的农户也较多。但是随着西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西瓜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很多种植户都反映,西瓜表皮有暗褐色的现象,那么这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一、褐腐病

西瓜褐腐病主要发生在子叶、真叶及运输贮藏期的果实上。叶片染病,初生水渍状小褐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褐色斑,病斑融合成大斑时,致叶片干枯。运输贮藏期的果实染病,可见果实上出现不明显的暗褐色病变,仔细观察可见疣状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剖开病瓜可见皮下褐变。

二、炭疽病

病原菌为葫芦科刺盘孢,在西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地上部分皆可受到侵害。

子叶上出现圆形褐色病斑,边缘有浅绿色晕圈;真叶叶片开始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点,后变成黑褐色,边缘有紫黑色晕圈,有明显轮纹。

叶柄或茎蔓染病初生水浸状淡黄色圆形斑点,后发展形成稍有凹陷的黑褐色梭型病斑;果实感病,出现水浸状凹陷褐色病斑,并经常出现龟裂现象,在湿度大情况下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粘状物。

三、叶枯病

病原菌为瓜链格孢菌,西瓜生长中后期发病较重。

叶片发病初期产出退绿的褐色斑点,继而扩展形成褐色至暗褐色,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缘和叶脉,田间干燥时多为小圆形褐斑,若湿度较大可合并成大斑,伴有青枯状。

四、绵腐病

苗期染病,引起猝倒,本病也可引致死秧。主要在结瓜期危害果实,西瓜果实靠近*表的果面易先被侵染。发病初期,病部呈褐色水浸状斑点,其后病斑面积迅速扩展,很快变褐、软腐,后期病斑可达5~15 crn,甚至超过西瓜果面的一半。湿度大时,病部密生白色棉絮状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孢子囊。

以上就是西瓜表皮暗褐色的一些常见病害,当然,西瓜表皮暗褐色不止是以上几种病害,种植户在种植的过程中,还是要及时预防,一旦发现西瓜表皮暗褐色的现象,就要按照以上症状及时排除并进行防治。

相关文章

  • 荔枝椿象防治
    荔枝椿象防治

    荔枝椿象又称臭屁蛋、臭屁辣,以成虫和若虫吸食荔枝树的嫩梢、花穗、果实的汁液为害。被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引起严重落花落果,荔枝椿象常分泌出臭液以自卫,导致沾有臭液的嫩梢、嫩叶、花穗、幼果焦枯而脱落。此外,该虫为害形成伤口,有利于荔枝霜疫霉病发生。防治方法:1.在冬季气温明显下降的时期,尤其气温降到10...

    2767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与病因
  • 种植三七的病虫害表现及其防治方法
    种植三七的病虫害表现及其防治方法

    由于栽培三七的生长年限较长, 又生长于荫蔽高湿的环境中, 因此, 病害较多且蔓延迅速。 三七病害主要有黑斑病、根腐病及疫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等。1、病害(1)黑斑病黑斑病表现为叶片、茎上出现浅褐色椭圆形病斑, 或黑色霉状物, 严重时出现扭折, 发病初期用 40% 菌核净 500 倍液 + 70...

    239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银叶病究竟从何而来
    银叶病究竟从何而来

    近日,凡是种植西葫芦和南瓜的大棚里,无一例外地会发现银叶病的为害,菜农朋友们也在竭力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控制银叶病的有效药剂,但是,寻根溯源,究竟银叶病是由什么引起的?怎样才算对症下药?下面,让我们先系统地了解一下银叶病:西葫芦银叶病是由植株感染银叶病病毒引起的,目前银叶症状产生的原因,公认的看法是B型...

    257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细叶榕主要虫害及防治
    细叶榕主要虫害及防治

    灰白蚕娥,属于鳞翅目、家蚕蛾科。幼虫取食于细叶榕的叶片和嫩梢,是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幼虫似家蚕,体灰白色,长约30毫米;蛹淡黄色,蛹体长7至12毫米,蛹外被白色丝织状物,寄生于叶片与树枝上,翌年3至5月羽化成虫,成虫羽化后交配产卵于枝干上或叶面上。孵化后的初龄幼虫在叶片上取食叶肉组织,随着龄期的增大,...

    2971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防治
  • 大豆病害防治技术
    大豆病害防治技术

    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危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药剂防治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量均为种子...

    359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瓠子大棚栽培子叶炭疽病的防治
    瓠子大棚栽培子叶炭疽病的防治

    瓠子(拼音:hù zǐ),别名:甘瓠、甜瓠、瓠瓜、净街槌、龙密瓜、天瓜、长瓠、扁蒲;被子植物门,葫芦科葫芦属下的一种,为本属植物葫芦的变种,一年生攀援草本。瓠子的形态特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

    1429 种植教程 湿度 炭疽 子叶 瓠子
  • 无公害梨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梨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价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落叶至萌芽前。重点防治腐烂病、枝干轮纹病、干腐病和叶螨;刮净树体上的病斑和树皮表层的死亡组织。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烂果,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梢、病僵果,翻树盘及刮除老粗翘皮、病瘤、病...

    2956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受冻桂花的复壮
    受冻桂花的复壮

    露地栽植的桂花,在北方耐受的最低温度为-5℃到-8℃,超过这一极限温度,桂花就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冻害。因此,北方露地栽植桂花时,应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再加人为的防冬保护措施,可以安全越冬。桂花的冬季保护,每年要在冬至过后,人为地用草绳捆扎树干,或用其他保暖材料将树干包裹,这样可以防止一般的冻害。在最冷...

    1694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双胍辛胺
    双胍辛胺

    双胍辛胺:制剂40%可湿性粉剂(百可得)。25%的水剂、液剂和3%的糊剂(培褚朗、派克定)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耍对真菌的类脂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细胞膜机能起作用,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胞和菌丝的形成。是触杀和预防性杀菌剂。应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番茄、茄子、芦笋、黄瓜、草莓、西瓜、生菜、菜豆、洋葱等蔬菜...

    1621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科学防治花椰菜黑腐病
    科学防治花椰菜黑腐病

    细菌性黑腐病是花椰菜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寄主广泛,还可危害白菜、甘蓝、油菜、芥菜、萝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重茬、雨水频繁、偏施氮肥、虫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菜农要及时、科学地防治花椰菜黑腐病。一、发病症状幼苗期受害,子叶出现水渍状,逐渐变褐、枯萎并蔓延至真叶,叶脉呈长短不齐的小条斑;成熟期发病重,主要...

    1510 果树种植指南 果树种植教学
  • 辣椒巧修剪 抗病夺高产
    辣椒巧修剪 抗病夺高产

    借鉴果树的修剪方法对辣椒进行修剪,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增产新方法。据试验,修剪后每亩可增产15%~20%,效益可观。其技术要点有四: 一是适宜的剪枝时间。剪枝应在夏季高温期,一般以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为宜。此时第一茬辣椒已经摘完,植株在昼夜温差不大的情况下处于歇枝阶段,所以剪枝的效果最...

    40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苹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苹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1、苹果主要害虫的防治  目前山东省苹果园害虫的优势种是:桃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苹果黄蚜、瘤蚜、绵蚜、金纹细蛾以及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等,现将防治上述害虫的有效药剂及应用技术分述如下: 1.1 防治苹果蚜虫类1.1.1 有效药剂   防治苹果黄蚜和...

    1496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病虫害图片
  • 农药使用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农药使用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1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防治适期掌握不当多数种植业者在作物发病初期不用药,不见虫、不见病斑不用药的现象相当普遍,约占85%。多数农作物的病虫害在发病初期,为害的症状很轻,此时用药效果好,易防治,且省药省力:等到大面积爆发后,防治难度大,且需投人大量的防治成本,费药费力,最多也只能控制在一定的危害...

    2910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
  • 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
    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

    一、我国油菜生产概况1、分布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根据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可划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个大区。春油菜区包括青藏高原,蒙新内陆和东北平原三个亚区。冬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油菜的85%左右,该区可分五个亚区,即华北关中亚区、云贵高原亚区、四川盆地亚区、长江中下游亚区和华...

    1859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杨树烂皮病防治措施
    杨树烂皮病防治措施

    杨树烂皮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当出现干旱、水涝、日灼、冻害等恶劣条件,以及苗木移植或强度修剪后不易恢复树木生机时,病害便迅速发生,轻者影响树木生长,出现放叶晚、叶片变小、枯枝、枯干等病状,重者造成树木成片死亡。 病害症状病害发生在杨树、柳树等枝干皮部...

    715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