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危化品介绍——氰化氢

时间 : 2023-04-01 投稿人 : 瑞云 点击 :

 氰化氢属于危险化学品,它的英文名称:Hydrogen cyanide,别名:氢氰酸。CAS No.:74-90-8。分子式:HCN。分子量: 27.03。有害成分: 纯品。包装标志:14 有毒品。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危化品介绍——氰化氢 | 植物病虫害

理化性质——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液体,有苦杏仁味。熔点(℃):-13.2。沸点(℃):25.7。相对密度(水=1):0.6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3。蒸气压(kPa):53.32(9.8℃)。燃烧热(kJ/mol):溶解性:溶于水、醇、醚等。稳定性: 稳定。禁配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光照。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长期放置则因水分而聚合,聚合物本身有自催化作用,可引起爆炸。

应急处置——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 min,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应考虑将其引燃,以排除毒性气体的积聚。或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专用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施处操作。灭火剂: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雾状水驱散蒸气。

管理——操作的管理: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的管理: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运输的管理: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废弃的管理: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810 μg/kg(大鼠静脉);3700 μg/kg(小鼠经口)。LC50:357 mg/m3,5 min(小鼠吸入)。氰化氢具有速杀性,中毒严重时,能使人很快死亡。初闻到时,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口内有苦杏仁味,口舌发麻,紧接着头痛、胸闷、呼吸困难、身体不支、意志消失、强直性痉挛,最后全身麻痹以至死亡。各种温血动物的中毒表现基本相同,呼吸先快后慢、瘫痪侧卧、痉挛、窒息乃至呼吸停止、死亡。一般在呼吸停止后5~10 min心跳停止。猫、狗、猴还有呕吐表现。在接触5 min以内死亡的动物(兔、猫、狗),尸检除血液呈液态、血色鲜红,器官呈粉红色并有苦杏仁气味外,无其他改变;在5~15 min后死亡时除上述改变外还见到气管黏膜充血和水肿,气管腔内有血性泡沫液体,胸膜下常有出血,偶有肺内和心内膜、心包膜下出血。耐受了急性中毒未死亡的动物,尸检可见脑内有神经细胞弥漫性病变,大脑皮层对称性坏死。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低浓度时,无积累作用。当空气中浓度低于0.04 mg/L时,对人员长时间的作用也无危险。代谢:本品蒸气能迅速从呼吸道吸收,液态氢氰酸和高浓度蒸气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内的氰化物,小部分仍以氰化氢形式经由呼气、尿、粪、汗液、唾液排出体外;小部分与羟钴胺结合成氰钴胺,参与维生素B12代谢;小部分氧化为甲酸盐从尿排出,或参与碳化合物代谢;小部分氧化为一氧化碳和氨从呼气中排出;小部分与半胱氨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低毒化合物从尿排出;一部分在硫氰酸盐生成酶的作用下与硫反应,生成低毒稳定的硫氰酸盐从尿排出。中毒机理:氰化氢属高毒类。本品蒸气能迅速从呼吸道吸收,液态氢氰酸和高浓度蒸气也可经皮肤吸收,且最易解离出氰根离子(CN-)而迅速发挥毒性,故为氰化物中作用最快、毒性最强、最具CN- 的毒作用特点的化学物。CN- 进入体内,能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使细胞丧失对氧的利用能力,从而引起“细胞窒息”或“细胞内窒息”,细胞的生理生化功能也随之停止、结构损害,最终导致细胞死亡。CN- 还可使含有巯基或硫的酶失活,使其毒性更为加强。在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耐受性最小,是氰化氢及其氰化物最主要的毒作用靶器官。中毒时最先表现为大脑皮层的抑制,其次为基底节、视丘下部及中脑,严重时波及脑干,酷似暂时性大脑截除;临床上可见患者迅速昏迷、全身强直性痉挛、呼吸停止等。CN-虽与Fe3+有极强的亲和力,但与Fe2+的亲和力甚低,而血红蛋白所含的铁皆为Fe2+,不能与CN-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阻止其进入其他细胞发挥性毒性,故CN-虽能大量进入红细胞,却并不防碍其携氧功能。但在氰化氢及氰化物中毒时,由于全身组织细胞在CN-的毒性作用下丧失了利用氧的能力,血氧消耗量甚少,故静脉血仍可保持很高的含氧量,动、静脉血氧仅差1%(体积),故静脉血为鲜红色,皮肤黏膜也可呈鲜红色。生态毒理毒性: 氰化物在地面水中很不稳定,当水的pH>7和有氧存在的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碳酸盐与氨。生物降解性:地面水中存在着能够分解利用氰化物的微生物,亦可将氰经生物氧化途径转化为碳酸盐与氨。因此氰化物在地面水中的自净过程相当迅速,但水体中氰化物的自净过程还要受水温、水的曝气程度(搅动)、pH、水面大小及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对氰化物有很强的净化能力。进入土壤的氰化物,除逸散至空气中的外,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被同化或氧化分解;存留于土壤中的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被转化为碳酸盐、氨和甲酸盐。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当氰化物持续污染时,土壤微生物可产生相适应的微生物群,对氰的净化起巨大作用。因此有些低浓度含氰工业废水长期进行污水灌溉的地区,土壤中的氰含量几乎没有积累。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 就医——诊断要点:(1)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口服大量氢氰酸后立即昏迷、呼吸停止,于数分钟内死亡(猝死)。(2)一般氢氰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前驱期:吸入者可先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出气带杏仁气味;口服者有口腔、咽喉灼热感,流涎、呕吐,呕出物有杏仁气味。并有头痛、头晕、胸闷、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心悸、脉管炎率加快、皮肤及黏膜呈鲜红色。②呼吸困难期:呼吸困难十分明显,有胸部压迫感,伴视力及听力下降。出现意识朦胧、瞳孔散大、冷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表现。③痉挛期:意识丧失,全身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呼吸减慢、血压下降、各种反射均消失,但皮肤黏膜保持鲜红色。④麻痹期:此期为极期或终末状态。全身肌肉松弛、脉搏弱而不规则、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而死亡。  (3)也有的接触氢氰酸浓度低、时间短,病人仅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一过性表现。(4)皮肤或眼接触氢氰酸可引起灼伤;同时亦经皮肤吸收而发生中毒。处理原则:(1)立即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同时注意抢救人员的自身防护。(2)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复苏后即予氧气吸入。(3)急性中毒病情进展迅速,应立即就地应用解毒剂。(4)解毒方法: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2支压碎于纱布中),随后用3%亚硝酸钠10 ml静注,再以同一针头注入25%~50%硫代硫酸钠25~50 ml。必要时1 h后重复注射半量或全量;或用4-二甲氨基苯酚(4-DMAP)2 ml肌内注射。(5)口服者用0.2%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洗胃。(6)对症处理。

预防措施——氰化氢因中毒后起病急骤,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致人死亡,故在预防上尤其重要。工业生产应尽力做到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严防“跑、冒、滴、漏”, 镀铜、镀镍工艺中尽量采用无氰电镀;避免手工操作;生产设备与操作室隔离,注意维持设备间负压状态;含氰废物应回收处理,严禁向周围环境直接排放;检修含氰设备或处理事故时应佩戴供氧式或过滤式防毒面具,并有专人在旁监护;进入密闭容器操作时,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充分用氧气、空气置换后才可进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防毒知识教育,学会自救、互救方法,车间及工作场所应配急救设备和药品、供氧设施,并保证作业者会使用;作业者应有经常性健康监护,包括尿硫氰酸盐测定,如发现有职业禁忌症,应立即调离岗位。(

相关文章

  • 盆栽杜鹃为何出现非正常落叶
    盆栽杜鹃为何出现非正常落叶

    北京市东城区尹志虎读者问:我单位有一盆西洋杜鹃,一直搁放于湿度较大的花房中,不知怎么回事,从6月份开始老是落叶,有的叶子从叶尖开始慢慢干枯。不知是何原因?应该怎么处理?答:你的杜鹃出现落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碱化落叶。由于植株根系长期处于偏碱性的水、土状态中,影响到根系对氮和铁的吸收,导...

    923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
  • 要吃放心菜“虫眼”不如淘米水
    要吃放心菜“虫眼”不如淘米水

    菜叶上有虫眼并不意味着农药少,有时反而更多要避免吃到“毒菜”,关键要在挑菜、洗菜和煮菜上下工夫自从海南“毒菜门”事件曝光以来,不少市民对蔬菜的食用安全更为紧张,有些老人上街买菜专挑菜叶上有小虫眼的,甚至见到虫子反而更放心,认为吃起来更安全。但据专家介绍...

    2376 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低温寡照草莓要防白粉病
    低温寡照草莓要防白粉病

    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花、果实和果梗,叶柄也会受害。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白色粉状物,随着病情加重,白粉布满整个叶片,叶缘上卷呈汤匙状,叶片逐渐枯黄;花蕾受害,花瓣呈紫红色,不能开放或开放不正常;果实受害,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着色差,幼果停止膨大,失去光泽并硬化。草...

    2137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草坪锈病的防治
    草坪锈病的防治

    锈病为害绝大多数草坪草,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病害。它主要为害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及高羊茅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几天内就会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草坪景观。一、症状锈病发生初期在叶和茎上出现浅黄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数目增多,叶、茎表皮破裂,散发出黄色、橙色、棕黄色或粉红色的夏孢子堆。用手...

    721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图片
  • 玉米疯顶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措施
    玉米疯顶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措施

    玉米疯顶病,术名叫做全株性病害,是玉米栽培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常发生于我国的宁夏、四川、山西、河北等局部种植地区。其危害会导致玉米果实结实量减少,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那么玉米疯顶病的具体症状是什么样子呢?传播途径包括哪些?如何进行防治?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 了解发病症状前,首先需要知道玉米...

    796 种植教程
  • 金盏菊为何提前衰老
    金盏菊为何提前衰老

    金盏菊为菊科金盏菊属,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在干旱、疏松肥沃的碱性土中良好生长,耐瘠薄,常用于花坛摆花。但若生长期管理不当,则会导致植株提前衰老,观赏价值降低,售价下跌等不良后果。下面简单介绍金盏菊提早衰老的几种原因: 通风不良 金盏菊在生长后期株型较大,植株的抗病力相对较弱,底部老叶抗病力差尤...

    725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防治
  • 桃树缩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桃树缩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早春桃叶发生时即能发病,病叶拳曲畸形,病部肥厚、质脆,呈红褐色,上有一层白色粉状物(病菌子囊层)最后变褐色、干枯脱落;新梢发病后病部肥肿,黄绿色,病梢扭曲,生长停滞,节间缩短,叶片簇生,最后枯死;小幼果发病后变畸形,果面成疮痂状开裂,很快脱落;较大的果实发病后,果实畸形,病部肿起,黄色或红色,毛茸多...

    382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大白菜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在结球期危害。病菌残存于土中越冬,通过植株伤口侵入引起发病。病初症状不明显,只在中午表现外叶萎蔫下垂,早晚恢复。病株近地面叶片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展,并由外向内腐烂,结球时整株枯萎,散发恶臭味。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措施之一。药剂防治,可选用2%春...

    1657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说明
  • 卡特兰花斑病
    卡特兰花斑病

    症状:花瓣上产生明显的斑纹。由于品种不同,有时在叶片上产生紫红色轮纹及山峰状斑纹。感病株花的寿命短,由于症状出现,使观赏价值大为降低。病原:为齿瓣兰环斑病毒ORSV传染途径:汁液传染,可通过刃器及手指等传染。从病株盆体流出的水也可传染。本病毒寿命非常长,在汁液状态经过10年仍有致病性。寄主范围包括许...

    177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的农药使用原则
    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的农药使用原则

    1、合理选药一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二要选择生物制剂,如微生物杀虫剂、抗生素类农药等;三要尽量选用选择性强的专性农药,少用广谱性农药,以保护天敌和有益生物;四要选用国内农药大厂生产的农药或进口农药,尽量不用“新药”。所谓的新药,绝大多数都是老药的翻新,虽然名字...

    1390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
  • 水稻后期病虫防治十要点
    水稻后期病虫防治十要点

    防治对象要明确 针对田间病虫害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农药防治。农药进行混配时,其农药的含量要搞清楚,特别是穗颈瘟防治,三环唑有2种剂型,切不得搞错。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 盲目加大药剂用量,则加大了病虫防治的成本,又易使作物发生药害。另外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夏秋...

    647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方法
  • 葱蒜类蔬菜疫病的防治技术
    葱蒜类蔬菜疫病的防治技术

    疫病是韭菜的重要病害,还可为害葱、蒜等作物。主要为害假茎和鳞茎,叶片、花类、根也可被害。患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当病斑扩展到叶片的一半时,呈湿腐、叶、薹下垂。鳞茎受害,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高温(25-32℃)、高湿(相对湿度在...

    264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白蜡树流胶病的防治
    白蜡树流胶病的防治

    苗友之家花木栽培 白蜡树(Flaxinus chinensis Roxb.)木犀科、白蜡树属。树形端正,树干通直,枝叶繁茂鲜绿,秋叶橙黄,可用作行道树和遮荫树,是优良绿化树种之一。白蜡树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耐盐碱、抗涝、抗有害气体和病虫害的特点。在城区栽植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白蜡流胶病。症状:...

    278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桂花”叶枯病的防治
    “桂花”叶枯病的防治

    症状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生很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病原病原菌为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Trin.,属腔孢纲、球壳孢目...

    1733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菊花八月管理要点与病虫防治
    菊花八月管理要点与病虫防治

    菊花又名九花、黄花,属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花卉,也是目前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也是常用中药,以花入药,具明目解毒、散风清热之功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八月管理要点:母株剪除;填土,裱扎。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药菊花斑枯病:高温多雨条件易发病,华南五至十月气候温暖潮湿易发病,北方八至...

    2027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防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