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微生物肥料发展回顾

时间 : 01-04 投稿人 : 涟漪 点击 :

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达到促进作物生长或产量增加或质量提高的一类制品就是通常所说的微生物肥料,亦称菌肥、生物肥料、接种剂。尽管对其名称、作用等方面还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但这类制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而且这些活体微生物起重要的作用则是这类制品的共同特点。

微生物肥料发展回顾 | 植物肥料

从上面的微生物肥料概念中可知,它与传统的肥料概念有着较大区别。微生物肥料既包括直接提供养分的传统肥料范畴,如根瘤菌固氮为宿主植物提供氮素营养;也包括促生、拮抗病原微生物等效应的范畴,如PGPR(Plant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植物根圈促生细菌)的促生抗病作用。后一范畴的微生物制品是目前和将来新品种研制、开发和应用更为活跃的领域。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微生物肥料具有品种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尤其是在研制开发微生物与有机营养物质、微生物与无机营养物质的复合而成的新产品方面,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这些产品目前在我国已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在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制开发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必须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应用效果仍是该行业面临并且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发展回顾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始于上世纪40年代,最早研究应用的是根瘤菌制剂,代表和奠基人有张宪武先生、陈华癸院士和樊庆笙先生等。50年代是早期发展的时期,开始研究应用了包括根瘤菌在内的固氮菌、溶磷细菌、硅酸盐细菌等细菌肥料;60年代则主要推广应用了“5406”放线菌抗生菌肥料;70-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由土壤真菌制成的泡囊——丛枝菌根(AM菌根)。这3次不稳定的起伏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无保证、产品质量无标准和行业无监管,以致每次发展的时间都不长。

90年代以来,在总结我国微生物肥料几十年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历史经验后,微生物肥料研制单位相继推出联合固氮菌肥、硅酸盐菌剂、光合细菌菌剂、PGPR制剂和有机物料(秸秆)腐熟剂等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品种,它们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使用、促进农作物废弃物、城市垃圾的腐熟和开发利用、土壤环境的净化作用、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意义。加上这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低,耗能小,不污染环境,所以日益受到重视。

近10多年来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体上发展势头很好。至2001年,微生物肥料研究应用的总体情况可概况为:(1)基本形成了微生物肥料产业,约有350个企业,年产量达到150万吨,已逐渐成为肥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员。(2)产品种类繁多,在国家农业部登记的产品种类有9个,包括固氮菌剂、硅酸盐菌剂、溶磷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复合菌剂、微生物产气剂、复合生物肥和生物有机肥类产品。(3)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种类不断扩大,所使用的菌种早已不限于根瘤菌,即使是根瘤菌种类也达10多种。其他的诸如各种自生、联合固氮微生物、纤维素分解菌、PGPR菌株等,据统计,目前使用菌种已达到60种之多。(4)使用效果逐渐被农民等使用者认可。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不仅表明在产量增加上,而且表现在产品品质的改善,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累计达1500多万公顷。(5)质量意识开始深入人心,质检体系初步形成。国家农业部在1996年将微生物肥料纳入国家检验登记管理范畴,对微生物肥料的生产、销售、应用、宣传等方面进行监管。农业部和其下属的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已举办了11期标准和技术培训班,发表了有关标准、产品质量、应用误区等文章,使社会各界的产品质量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6)少数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是硅酸盐菌剂产品出口到泰国、印度等国家。(7)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和支持,在科研资金支持力度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建设上的立项都是空前的。

(二)主要进展

1、作用机理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突出的工作是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开展的硅酸盐细菌的解钾机理研究,发现硅酸盐细菌通过破坏钾长石晶格结构,释放其中的钾,为作物提供营养;同时进一步证明钾长石晶格结构的破坏是通过硅酸盐细菌产生有机酸、氨基酸的酸溶作用和有机酸、氨基酸及荚膜多糖的络合作用实现的。解决了人们长期对硅酸盐细菌能否解钾的认识问题。相关的科研院校从不同方面开展了很多的研究,表明生物肥料产生的效应一般为多功能综合作用的结果,已证明的功效有:制造和协助作物吸收营养、增进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病和抗干旱能力、降低和减轻植物病(虫)害、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化肥利用率及减少化肥使用量、促进农作物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及开发利用等。

2、在生物肥料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突出的是生物有机肥产品的研发,研究应用这类产品的目的是将生物肥和有机肥的优点集于一身,并区别于仅利用自然发酵(腐熟)所制成的有机肥。试验表明,生物有机肥在增产、提高产品品质、减少化肥使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并将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方面,表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生物有机肥在2001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生物有机肥的企业约有80家,年产量近100万吨,正在成为农资产品市场上的一个新亮点。其他研发的热点新产品还有有机物料腐熟剂(发酵剂)、促生菌剂(PGPR制剂)和根瘤菌剂。

在产品的剂型上,在液体中微生物存活和均质性的技术上有一定的提高,推出了10个液体剂型产品。在菌株的筛选和组合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将几种不同功效的菌种进行组合,以达到复合或联合菌群互惠、协同、共生作用的目的。不过,这些工作在2001年仅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许多方面急待深入研究。

3、先进技术的使用正在加速推进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和开发。具体为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一些菌种,如硅酸盐细菌进行诱变和遗传改造,提高了菌种的生产性能和抗逆性能;筛选高固氮、抗逆、高竞争力的大豆和花生根瘤菌优良菌株,即将应用于生产中,可较大幅度降低这二种豆科作物的氮肥使用量;已开始发展以PCR技术为核心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分子生态学技术,使微生物产品的检测向快速、准确方向发展,并采用这一技术原位追踪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定殖动态,探明影响微生物效果发挥的生态因素。

(三)相关工作

1、微生物肥料标准的颁布,标准体系的初步形成

目前有关微生物肥料的农业行业标准已经制定出台了5个,它们分别是NY227-94(微生物肥料)、NY410-2000(根瘤菌肥料)、NY411-2000(固氮菌肥料)、NY412-2000(磷细菌肥料)和NY413-2000(硅酸盐细菌肥料);上报待批准颁布的行业标准2个。这些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市场,为企业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依据,促进行业产品质量安全提高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部门正在规划标准体系的具体名录,它由通用标准、使用菌种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规程组成。

2、标准和技术培训,促进了企业生产和质检技术的提高

为了帮助企业贯彻行业标准、提高检测水平和生产工艺,生物肥料行业技术主管部门先后举办了11期微生物肥料标准和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企业约210家300人次。通过培训达到了统一操作方法,熟悉和掌握标准,了解检验登记程序,以及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3、国家对微生物肥料实行产品登记证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的跟踪监督,促进了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

农业部在1996年将微生物肥料纳入国家检验登记管理范畴,规定生产者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宣传微生物肥料产品,必须取得农业部的产品登记证,作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依据。至2001年12月有149个产品获得登记证。登记证制度的实施,对规范微生物肥料市场秩序、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8年起,国家和农业部每年开展生物肥料的质量安全跟踪监督普查,达到了逐年提高微生物肥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规范市场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界产品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

4、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促进行业的技术和信息沟通

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及中国土壤学会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各种有关学术研讨会,使企业了解微生物肥料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情况、新的成果和发展动态,明确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方向。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微生物肥料工作会议,来自生物肥料科研、生产和推广的170位代表交流了各方面的情况,分析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方针。本次会议最大的收获是通过研讨,在生物肥料的许多认识上取得了共识。2001年在青岛召开的土壤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上,邀请了台湾同行、美国、德国相关公司的代表参会,交流了农业微生物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前景,尤其重点探讨了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和合作,开阔了国内同行的视野,了解了国际动态。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加强了企业与有关学会及科研院校间的密切联系,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四)热点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我国的微生物肥料研究、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在农业生产中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例如,七十年代在耕作改制稻田绿肥紫云英北移过程中,新种地区种植紫云英时是否应用紫云英瘤菌肥料成为技术关键。接种与否差异极大,增产幅度可达数倍,原因是新栽种紫云英地区土壤中没有相应的紫云英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 结瘤,植物生长不良。在种植紫云英不同年数的田块上接种试验表明,种过1年紫云英的田块增产60~100%,种过2年的增产20~60%,种过3年的增产15~40%,种过4年以上的仍能增产10%左右。这是微生物肥料增产效果的一个范例。再如,使用生物肥料后,可明显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和重金属含量。在北京进行的番茄、黄瓜、菜花、小萝卜和油菜5种蔬菜上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肥料的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比施用尿素的处理平均下降了68%,重金属汞、镉、铅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7%、84%和9%,达到了提高品质和食品安全、控制污染的目的。另一方面,应用微生物肥料未获增产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是经常可以遇到的,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因为微生物肥料与其他肥料一样,其施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长期以来对于微生物肥料有无作用、有多大作用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反差强烈。认为微生物肥料没有什么作用的人有的是不了解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实质,有的认为土壤中已有大量的微生物,无须再施入。他们并不了解微生物肥料是将人工选育的优良菌株经发酵扩大,集中施行种子表面或其周围,形成群体优势而发挥作用的。有人则是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来否定所有的微生物肥料,却未对影响试验的条件、因素诸如产品质量、保存条件、使用的作物是否符合、方法是否正确,有无配伍禁忌等进行认真分析,即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不科学的。

与之相反的是将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无限夸大,甚至宣传施用500g某种“微生物肥料”,即可不再使用化肥或其它肥料。提出这样看法的或在报刊上作如此宣传的人,一方面至今没有从植物营养的角度去证明此种“微生物肥料”施一次即可不再施化肥的证据;另一方面也没有用规范的田间试验报告来证明其“取代”化肥的结果。以小麦为例,现在公认100kg产量大致需要从土壤中带走2.8kg纯N、1.0~1.3kgP2O5 、2.0~3.0kg K2O。仅以这种“微生物肥料”氮素的供给分析,按其产品提供的固氮酶活性最高值计算,理论上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量的养分供应。

无论是一概否定或是无限夸大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也无论是把微生物肥料神秘化,人为地罩上一层神秘光环都是不科学的,反科学的。既不利于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会败坏微生物肥料的声誉,造成欺骗农民,给伪劣产品、伪科学以可乘之机的后果。

相关文章

  • 果树喷施叶面肥技巧
    果树喷施叶面肥技巧

    叶面喷肥,又叫根外追肥,是果树生产上不可忽视的一种施肥措施。这种方法省工、省力,而且见效快、利用率高,24小时内就可吸收喷肥量的80%。苹果、梨、山楂等果树在花期喷施可提高坐果率,叶片、果实在生长期喷施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一、叶面喷肥的种类及浓度。1、氮肥为尿素,使用浓度是0.3%。2...

    207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淋水施肥促黄皮及时现蕾
    淋水施肥促黄皮及时现蕾

    黄皮目前正处于花芽分化后期、现蕾初期,主要工作是及时现蕾、施肥、淋水和病虫害防治。由于前段时间气温较高,许多黄皮在1月上旬开始萌动。在近期低温影响下,花穗开始抽发,但带叶现象较明显。黄皮当前管理要点如下:1、施肥,防止落叶。山地果园或管理一般的果园,在芽开始萌动时,会出现老叶黄化、脱落现象,需要及时...

    215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根瘤菌剂是活肥料
    根瘤菌剂是活肥料

    根瘤菌剂是种植豆科作物的主要菌性肥料,因为它里面含有大量、活体的根瘤菌,人们称它为活肥料。根瘤菌剂最早于1896年在欧洲问世。目前根瘤菌剂的生产既有工业化的生产方法也有花钱少的简易生产方法。工业化生产根瘤菌肥,技术比较复杂,投资较多。由于工业生产的根瘤菌剂还不够普及。采用简单易行的干瘤法和鲜瘤法也可...

    2107 种植指南 蔬菜种植指南
  •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化肥的投入量和利用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5%,而黑龙江省仅为3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一倍。目前的施肥水平为500万标吨,如果化肥利用率提高10%,就等于增加化肥50万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化肥厂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呢(一)大力...

    1796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盆栽花卉施肥方法-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盆栽花卉施肥方法-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中国园林网12月22日消息:盆景和花卉施肥极为讲究,施得过多,枝叶徒长;缺肥,则枝条细弱,叶色变黄,易受病虫危害。所以施肥要注意以下要诀:一是新栽种、初上盆、刚换泥的盆树、盆花,根系受到损伤,暂宜不施肥。春夏时盆花和盆树生长旺季、必须多施肥。入秋后,盆花和盆树生长缓慢,则要少施肥。冬季花树进入休眠期...

    826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芒果树修剪最佳时间 芒果树施什么肥
    芒果树修剪最佳时间 芒果树施什么肥

    芒果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而且它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味道可口的水果之一。虽然人们对于它的功效作用很熟悉了,但由于它是热带植物,所以还是有不少人对于它种植期间的内容并不是很了解。想要硕果累累,适当的修剪和施肥都是必不可少的。芒果树修剪最佳时间一般来说,应从采收期开始修剪,对比较大的枝条进行修剪,用弱枝当头...

    1939 芒果 农业种植禁忌 枝条 花芽 芒果树
  • 蓝目菊怎么浇水(多久浇一次) 蓝目菊怎么施肥
    蓝目菊怎么浇水(多久浇一次) 蓝目菊怎么施肥

    蓝目菊又叫非洲雏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花卉植物。蓝目菊的花期长,且花朵小巧精致,颜色艳丽多彩,深受大家的喜爱,都喜欢在阳台或是房间养上一两盆蓝目菊。那么大家知道蓝目菊要如何浇水施肥吗?下面快与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蓝目菊怎么浇水(多久浇一次)不同的季节的最适合的浇水时间也不同,比如夏季比较炎热,不适合在阳...

    2960 种植技术 枝条 土壤 植株 小苗 蓝目菊
  • 复混肥的分类状况及特点
    复混肥的分类状况及特点

    农业现代化对化学肥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发展趋势就是高浓度化、复合化和专用化。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复混肥料,复混肥料在化肥的生产和消费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可达到70%-80%,而中国的复混肥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只占20%左右,因此发展复混肥料是中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所谓...

    2273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夏玉米追肥技巧
    夏玉米追肥技巧

    案例:当前正是夏玉米需要施用追肥的季节。将夏玉米与春玉米比较一下,它有两大特点:一是生育期较短,一般为100天左右,苗期生长处于高温多雨季节;二是夏玉米的种植方式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有些地区如苏北一带在小麦收割前把玉米套种下去,而大部分华北地区是在小麦收割后不耕地直接播种夏玉米,以上两类地区的共...

    214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花卉缺肥的症状表现
    花卉缺肥的症状表现

    1、缺氮 生长受阻,叶片小且色淡,叶片稀疏易落,影响光合作用,因而生长不良,植株较小,分枝少,结果小而少。 2、缺磷 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叶片变成深绿色、灰暗色无光泽,具有紫色斑,最后枯死脱落。 3、缺钾 叶片出现棕色斑点,发生不正常的皱纹,叶缘卷曲,最后焦枯,呈似火烧过状态。 4、缺钙 根系生...

    56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科学认识氮肥合理使用氮肥
    科学认识氮肥合理使用氮肥

    一、氮肥的营养作用:由于氮素营养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大多数农田土壤缺氮。在合理施用下,每公斤标准氮肥(硫铵)可增产粮谷 3-5 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着。施用不当,增产不明显,甚至造成减产。合理施用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组...

    289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主要农作物的最佳追肥期
    主要农作物的最佳追肥期

    1、马铃薯。一般可在马铃薯开花期以前进行追肥,早熟品种则在苗期追肥为宜,中晚熟品种以现蕾 前追肥较好,每亩追施硝酸铵13—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2、玉米。玉米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在拔节前后追施第1次肥,每亩追施硝酸铵10千克或尿素8千克;在抽穗前7—10天,追施第2次肥,每亩追...

    129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日光温室膜面集雨微灌施肥技术
    日光温室膜面集雨微灌施肥技术

    一、技术简介日光温室膜面集雨微灌施肥技术是利用日光温室膜面的集水效应蓄集雨水,配套灌溉施肥设备,开展设施无公害农业的旱作集雨农业的方法。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水肥的利用和转化效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解决用水短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也为发展节灌农业,实现温室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39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施肥新技术
    施肥新技术

    当前,在农业生产上施肥结构还很不合理,普遍存在着施肥不科学、肥料投入不足、投肥结构及比例失调等肥料施用误区,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有的还片面追求产品产量效应,忽略了产品质量效应。目前,国内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愈来愈高,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新方法。施肥新方法主要有: 推广测土...

    1942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花椰菜的科学施肥技术
    花椰菜的科学施肥技术

    花椰菜是蔬菜的一种,属于甘蓝的变种,花椰菜为十字花科植物,一种叶 花椰菜制作(20张)子宽大,基部钝形,边缘呈波状,平滑无毛,开黄白色花的一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根上生叶,叶上长主茎及支茎,茎上长满小棵粒组成花状,花呈肉质块状,整体很像一个大花朵,色白美观。花椰菜肉质细嫩,味甘鲜美,食用后很容易消化吸...

    2412 养分 肥料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氮肥 花椰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