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肥床旱育秧死苗原因及防治对策

时间 : 12-26 投稿人 : 秀锦 点击 :

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推广前景广阔。肥床旱育秧田的环境条件与传统的湿润育秧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而许多农民未能适应这种变化,仍沿用湿润育秧田传统的耕翻培肥方式和操作管理程序,导致旱育秧从播种后到移栽前的整个育秧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死苗,尤其四叶期前死苗普遍而严重,影响栽插面积和质量。由于死苗类型多,原因复杂,使防止死苗的发生成为肥床旱育秧的技术难题。笔者经过3a的广泛调查、观察和试验,已基本掌握了肥床旱育秧的死苗类型、诱发因素,对死苗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基本解决了肥床旱育秧的死苗问题。  1 死苗类型及原因分析  1.1 肥害死苗  1)死芽。秧床过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如尿素、复合肥等,覆盖地膜后,膜内温度较高,肥料迅速分解,氨浓度过高,灼烧胚芽、胚根,造成氨中毒,揭膜时即成片无苗。  2)死苗。秧床临时培肥,使用未充分论坛熟的有机肥、颗粒化肥或施肥不匀,耕耖次数少,肥土未充分搅匀,使胚根烧焦,根系不下扎,不发新根,根呈黄褐色,无根毛,易拔起,不带土,幼苗成团或成片枯黄,于四叶期前陆续死亡。  3)烧苗。于秧苗五叶期前过量补施化肥,引起肥害烧苗。  1.2 干枯死苗  1)床土未熟化,干枯死苗。床土板结,有机质含量少,活土层浅,团粒结构差,表土易形成板结层,透气蓄水保墒性差,根系不发达、浅,遇烈日高温天气,秧苗即干枯死亡或秧苗逐渐失水,叶片卷曲不展而枯死。  2)播种质量差,引起干枯死苗。播种密度高,单株根系分布范围小,底水不足,营养土覆盖较薄(厚度小于0.5厘米),形成露种翘脚苗,当土表水分低于维持秧苗生长的极限水分时,遇高温,空气湿度小,造成种芽、幼苗蒸失水,干枯死亡。  1.3 高温烧苗 齐苗前后,当日平均气温达20℃时,未进行覆盖遮阳的秧床,地膜内温度可达40℃以上,告成幼苗灼烧死亡。  1.4 青枯死苗 齐苗后,晴天中午突然揭膜,秧苗周围空气湿度剧降,叶片蒸腾过度,失水,使叶片由浅绿变变深绿,纵卷,急性青枯死亡。  1.5 药害死苗 每个农户的秧床面积较小,使用农药容易过量。超浓度使用农药,易引起药害而死苗。  1)除草剂药害死苗。使用对稻芽(苗)安全性差的除草剂,如乙草胺等的单剂,或者错用药、除草剂过量、浓度过高、施药不匀,均易造成药害,重者胚芽死亡,不出苗,轻者芽鞘灼伤,叶片变黄,幼苗瘦弱,遇不利气候条件而枯死。   2)杀虫剂药害死苗。许多农户于5月下旬、6月上旬秧苗四、五叶期,或移栽前,用甲基一六0五、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高浓度喷雾,防治苗期害虫,由于气温高,空气湿度小,蒸腾量大,加之秧苗旱管,土壤较干燥,秧苗表现心叶褪绿黄化,后呈黄白色,不出新叶,生长停滞,比正常秧苗矮小,进而逐渐死亡。  1.6 病害死苗   1)立枯病。本地5月上、中旬,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时冷时热,揭膜后的幼苗遇低温,抗逆性降低,而诱发立枯病。病株叶片褪绿发黄,根系暗黄色,根毛少,易拔起,茎基部褐色软化,一般于三叶期前后全株呈黄褐色枯死。冷后暴晴,温差过大,病害加重,死苗发展快。  2)稻瘟病。与湿润育秧相比,旱育秧播种量是湿润育秧的2~3倍,秧床面积小,掊肥充足,氮素代谢水平高,一般5月下旬秧苗即长满天秧床,叶面积指数大,部分秧床苗挤苗,叶嫩、叶披,田间小气候极有利于苗稻瘟的暴发流行。近两年,肥床旱育粳稻秧田一般于5月下旬秧苗三、四叶期普遍发生苗稻瘟,5月底出现急性青枯死苗,6月上旬持续发展,一般秧田病株率为4%~34%,平均20.7%,病叶率达1.5%~19.0%,平均10.8%,严重发病秧床的病株率达38%~78%,病叶率达21.5%~41.0%,一片枯红色,成团、成片死苗,少数农户秧苗全部死亡,而无秧移栽。  1.7 虫害死苗  1)地下害虫。蝼蛄、蛴螬、蚯蚓等地下害虫是肥床旱育秧田的主要害虫,主要咬断土表茎基部,形成无根苗而枯死,或形成隧道,使根系松动,失水死苗。  2)大螟。一代大螟后峰虫源主要在旱育秧上发生,初孵幼虫取食秧苗,形成枯心死苗。  2 综合防治措施  肥床旱育秧死苗类型多,诱发因素复杂。在防治上,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把死苗的防治惯穿于育秧的全过程,趋利避害,杜绝死苗诱发因素,创造有利于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1 正确选留苗床,培肥熟化床土  于上年秋播时,根据茬口留足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浇水方便,土壤肥沃,爽水透气,疏土层较厚的中性或弱酸性地块作为肥床旱育秧苗床。冬季、早春及早耕耖,结合耕耖,分次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厩肥等有机肥,经过多次精耕细耖、培肥,使床土冻融熟化,肥土相融,达到肥通气、爽水、保墒、疏松、畈平土细的要求。在选留苗床,培肥过程中,切忌在春季临时选用冷、板、瘦、僵的地块作秧床,切忌施用草木灰、化学肥料,尤其是颗粒化肥临时培肥。  2.2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前先整平畈面,浇足底水,每66.7平方米秧床播种3.5~4.5千克稻谷,落种均匀。切忌播种过量,谷芽相叠。用过筛营养土盖种,厚度以0.5~1厘米为宜,切忌盖土太薄而露种。覆盖地膜前,床面撒少许麦秸草,防止灼烧死苗、“贴膏药”,切忌使用带菌的稻草作覆盖物。  2.3 选用安全药剂,灭虫除草  每66.7平方米秧床用3%呋喃丹(百克威)颗粒剂200~300克或3%米乐尔颗粒剂150克,拌湿润细土2.5千克,均匀撒施于床面,防治地下害虫。秧床盖种喷水后,畈面无积水时,每66.7平方米秧床用60%新马歇特乳油7.5~10毫升或20%丁恶合剂12毫升,加水3千克均匀喷雾,切忌过量、高浓度使用除草剂。  2.4 加强管理  1)遮阳降温。揭膜前,遇有日平均气温高于20℃时,必须及时在地膜上覆盖一层麦秸草或草帘,遮阳降温,使膜内温度稳定在30℃以内,以防灼烧死苗。  2)适时揭膜。齐苗(1叶1心)后掌握在冷尾暖头揭膜。一般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雨天雨前揭,切忌晴天中午陡揭膜,以防急性死苗。  3)秧苗期限量施肥。培肥充足的秧床,一般秧苗期不需施肥,对培肥熟化程度确实较差的秧床,在秧苗五叶期后,视苗情施稀粪水或于阴雨天施少量尿素(每66.7平方米秧床限施尿素在0.5千克以内)补充养分,切忌于晴天施用碳酸氢铵等化肥或过早、过量施肥,以防肥害烧苗。  2.5 及时防治病虫  1)防治立枯病。揭膜后结合补水,每66.7平方米秧床用50%稻瘟·福·甲霜WP(商品名称立枯净)50~75克或75%敌克松WP(可湿性粉剂,下同)120克,加水均匀喷洒于床面。隔5~7d再用药1次。  2)防治稻瘟病。在秧苗3~4叶期,稻瘟病发病前每66.7平方米用20%三环唑WP10克,或在稻瘟病发病初期用40%稻瘟灵EC(乳油,下同)(富士一号)10毫升,加水4千克均匀喷雾。  3)防治螟虫。于秧田一代螟虫卵孵高峰期(6月5日前后),每66.7平方米秧床用40%敌·甲EC15毫升,加水100千克,大水量均匀喷洒秧苗。秧床使用有机磷等农药时,切忌小水量、高浓度喷雾,以防产生药害而死苗。

水稻肥床旱育秧死苗原因及防治对策 | 植物肥料

相关文章

  • 冬小麦应该如何施肥?
    冬小麦应该如何施肥?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80%以上。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公斤,磷素0.5~0.75公斤,钾素1.5~2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据小麦植株分析,亩产412公斤冬小麦,从...

    317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露地茄子无公害施肥技术
    露地茄子无公害施肥技术

    ①培育壮苗:露地栽培包括春播和夏播。春播茄子育苗期正值严冬季节,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温室内播种育苗。1个月后分苗于阳畦内,或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直接在阳畦内育苗。苗龄90~100天左右。夏播茄子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露地播种育苗,选择耐热、耐湿和抗病的品种。育苗初期畦面上搭小拱棚,既可防雨,...

    30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脐橙幼树的施肥期及施肥量
    脐橙幼树的施肥期及施肥量

    未试花结果的幼树为营养生长时期,新梢生长量大,停止生长晚,促进新梢多次生长,多生健壮侧枝,加速分级,尽快形成多枝多叶的树冠是幼树施肥和管理的主要内容。施肥上要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则,以速效性的氮、磷肥为主,一般2月底至3月初施春梢肥,5月上、中旬施晚秋肥。平时结合病虫防治和灌水进行根外追肥。一般定植一年...

    2825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樱桃树土壤施肥管理要点
    樱桃树土壤施肥管理要点

    樱桃树为浅根性果树,大部分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表现不抗旱,不耐涝,不抗风,因此要求土壤肥沃,水分适宜,通气良好。樱桃树对土、肥、水管理要求较高,要充分满足樱桃树根系生理活动的需要,为优质、丰产、稳产奠定基础。一、土壤管理土壤管理首先在栽植前要打好基础,特别是山地果园,要求修水平梯田,挖大坑种植。在栽...

    1563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绿色蔬菜施肥三原则
    绿色蔬菜施肥三原则

    绿色蔬菜是绿色食品的一种,是指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农药和肥料使用后残留在蔬菜里的农药残留物和硝酸盐含量指标低于国家或国际规定的标准。所以说,绿色产品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评定绿色产品还取决于其它一些指标:比如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土壤、地下水的污染,能源的节能;绿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是安全健康的...

    808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苦瓜施肥过多会怎样
    苦瓜施肥过多会怎样

    苦瓜种植前要施基肥种植后要追肥,但是要注意苦瓜施肥不要过量,过量施肥就会出问题,一般根系吸收肥料,太多肥料浓度太高,吸收不进去,也容易损害根系,植物需求量也会有一个限度,一次施肥太多,也吸收不完,只能浪费。具体施肥过多会造成哪些肥害,接下来会介绍一下。1、施肥过多如果使用过多的钾肥,产生肥害,主要表...

    236 种植常识
  • 冬春棚栽蔬菜施肥四要素
    冬春棚栽蔬菜施肥四要素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大棚中种植蔬菜,人为地创造了增温、保温条件,避过灾害性的气候,可加速生育进程,使蔬菜早熟、高产。但由于蔬菜生产周期加快,需肥量比露地蔬菜大,一般投肥量要高50%以上。随着棚栽蔬菜投肥量的增加,在施肥过程中也常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冬季和早春,有些问题暴露就更加明显。一是一次施肥量过大...

    1902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春季桑园用肥管理
    春季桑园用肥管理

    春季雨水较多,要及时开沟排水,使雨后桑园不积水。做好翻土、除草1—2次。春后初期桑树生长需要多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含有桑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春施催芽肥,一般在桑树发芽前(也就是惊蛰与春分期间)施入。为促进春季芽叶生长,施速效性肥料为主,如...

    716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作物根外施肥好处多
    作物根外施肥好处多

    根外施肥是一种常用的施肥方法,就是将氮、磷、钾等化学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人粪尿等溶解于水,喷在作物叶面上,使作物吸收利用,所以也叫叶面施肥。根外施肥的好处很多,主要表现在:肥效快化肥溶解于水喷到作物叶子上,10多分钟就可进入叶肉,数小时后即可发挥肥效。如棉花叶面喷尿素液,3天后叶片由黄变绿,而根部追...

    272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新建大棚培肥要诀
    新建大棚培肥要诀

    根据各地生产经验和科学试验,新建大棚土壤培肥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新建大棚的土壤速效养分远远满足不了蔬菜生长发育对各种养分的需求,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还必须施用足量的化肥。一般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以控制在4:6或5:5为宜。新建大棚亩施用腐熟人粪尿3...

    117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哪些肥料不能混用
    哪些肥料不能混用

    农家肥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石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用。因为人畜粪尿中的主要成分是氮,若与强碱性肥料混用,则会中和而失效。过磷酸钙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等碱性肥料混用,否则会降低磷的有效性。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也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等碱性肥料混用,否则会使难溶性磷肥更难溶解,作物无法吸收利用。钙...

    1368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小灰肥效好 施法很重要
    小灰肥效好 施法很重要

    小灰即草木灰。草木灰中的钾90%以上为可溶性的,主要是碳酸钾,呈碱性,很容易与硫酸铵、硝酸铵、人畜粪尿中的氨起作用,造成氮素的挥发流失。所以,草木灰不能与上述肥料混存混用。小灰适宜施肥于各种农作物,特别适用于喜钾的薯类、蔬菜、豆类、麻类等农作物,用到氮磷较多的高产地上,效果更加显着。除盐碱地外,草木...

    66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香蕉施肥技术(1)
    香蕉施肥技术(1)

    (1)香蕉的施肥量 据国外研究,香牙蕉每株一年需要氮150.5克,磷40.7克,钾561克。但植株只能吸收肥料的一部分,其中氮占施肥量的50%(也有称仅1/4),钾占施肥量的50%,磷仅占施肥量的20%~30%,即是说,施用的氮、磷、钾肥料有50%~80%流失或被土壤固定。因此,施肥量应包括植株的吸...

    1077 种植常识 果树种植方法
  • 大蒜春季施肥注意什么
    大蒜春季施肥注意什么

    大蒜是常见的调味蔬菜之一,种植过程中对于肥水需求量大,要想达到高产高质,所以就要认真对待春季追肥。那么春季怎么对大蒜追肥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1、返青肥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大蒜也会进入到返青期,一般气温超过7度时,大蒜就进去返青期开始涉足,对于基肥充足的地块而言,这时无需追肥,只需在大蒜返青后,...

    1570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寒冷季节贮存化肥注意事项
    寒冷季节贮存化肥注意事项

    防挥发 许多氮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等,由于性质极不稳定,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分解挥发,降低肥效。因此,对这类化肥应采用不透气的塑料袋或其他密封耐腐蚀的容器贮存。防水防潮 氮肥受潮或沾水后容易结块或化水流失,在贮存保管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持贮存环境干燥,并防止弄破袋子。防火 硝酸铵具有可燃、易燃的特...

    2564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