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菜园土快速培肥技术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绿千润园艺 点击 :

培育菜园土是一个精耕细作和集约经营的过程,一般是边利用边培育的方法。

菜园土快速培肥技术 | 植物肥料

(一)建园。要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对于低洼地要注意改善农田排水条件,开好排水沟,防止涝害。

(二)改土。根据土壤质地不同采用客土式的改园方法改良土壤。对过于粘重的土壤,适当地掺入砂土。垃圾、河泥等改良材料;而砂土保肥、保水性差,需要用粘土进行客土,以改善土质。

(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并辅以化肥。有机肥的用量为每亩5000-10000Kg,均匀撒施后反复翻耕,与土壤充分混合。有条件的地方可间套种短期绿肥,如苕子、首蓿等增加土壤的有机物,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同时经过微生物的活动和分解,可使有机物中的氮、磷、钾由有机态转化成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提高土壤肥力。

(四)扩大熟化土层。农田土壤耕层较浅,一般在15cm左右,而且存在紧密的犁底层,改作菜园后可采用逐步深耕的办法,加深耕层。深耕后的土壤耕作层20-25cm,熟化土层30-50cm,形成较厚的疏松土层,扩大根系吸收面,可以长期充分地供应养分和水分。

(五)施用化肥。蔬菜与大田作物相比对养分的吸收量要多些。除氮、磷、钾外,对钙、镁的吸收量也较多。例如,蔬菜吸氮(N)量比小麦约高40%,吸磷(P)量高20%,吸钾(K)量高2倍,吸钙量(Ca)量高4倍,吸镁(Mg)量高50%。因此大田改作菜园后要增加氮、磷、钾肥的用量,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合理配施,避免单施氮肥。在钙、镁营养供应不足的土壤上,须施用钙肥和镁肥或选择含钙、镁的化肥。如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硫酸钾镁、硼镁肥等。

(六)栽培管理。新改造的菜园土最初要种植对肥水条件要求比较低的蔬菜如豌豆、葱、小白菜等。种植一段时间,土壤热化程度提高,水、肥、气、热状况改善后,再种植番茄、黄瓜等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的蔬菜,就比较容易获得高产、稳产。

相关文章

  • 兵团统一冠名打造生物有机肥优质品牌
    兵团统一冠名打造生物有机肥优质品牌

    春耕时节,针对目前市场上化肥品牌众多,让人难以辨认的现实,兵团生物有机肥行业商会正在开展推荐生物有机肥产品冠名活动,准备统一冠名,打造肥料优质品牌。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兵团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团场纷纷建起了生物有机肥生产厂。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弥补了大量使用化肥对土壤结构和农产品品质造成的不良影响,...

    261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果树要高产秋肥最关键
    果树要高产秋肥最关键

    俗话说:“果树要高产,秋肥最关键;四季施肥料,秋肥最重要”。其实,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1)秋季正值多数果树根系的最后一次生长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2)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是树体积累养分的时期,此期根系吸收强度虽小,但吸收时间较长,秋施基肥中结合施入速效肥料,有利于树体积累养分,提高越...

    95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杨树穴施肥料
    杨树穴施肥料

    问:在树径为12~15厘米的杨树根部穴施肥料,应离开树干多远施肥?答:杨树根系主要分布于0~20厘米的地表土层中(占75%左右),追肥深度宜在15~20厘米。可以每年在杨树速生期前(一般在4月底5月初),距幼树树干50厘米处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挖一个坑,将肥料施入坑内,覆土,株施氮磷钾复混肥250...

    2996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施用磷肥过量有什么危害?
    施用磷肥过量有什么危害?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缺磷的土壤中适量施用磷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作用,有的农民朋友便误认为磷肥施用越多越好,其实过量...

    2382 农药使用禁忌
  • 百合收球茎 怎样施肥才能优质高产
    百合收球茎 怎样施肥才能优质高产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可供观赏,其球茎药食兼用。安徽全椒县的奚女士问,她种的百合收球茎,怎样施肥才能优质高产?答:百合是多年生植物,应重施有机肥。苗期较长,要做到以有机肥为主,与氮磷钾化肥合理配合。首先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好的砂质壤土。栽植前结合深翻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

    1676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蔬菜安全施肥六项禁忌
    蔬菜安全施肥六项禁忌

    一、忌施硝铵。叶菜类蔬菜如小白菜、大白菜、苋菜、空心菜、芹菜、包心菜等,生长期间极易吸收硝酸态氮肥,如施用硝铵,叶菜类蔬菜吸收的都是硝酸盐类离子,消费者食用后盐类就会进入人体,导致消费者积蓄性中毒。二、忌施用尿素后浇水。尿素中所含的氮成分为酰铵态氮,酰铵态氮素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碳...

    2595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龙眼高产施肥技术
    龙眼高产施肥技术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施肥专家讲座龙眼是一种色鲜、味美、营养丰富的水果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根据生长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不仅能使其高产、稳产,而且能改善其品质,延长树的寿命,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将龙眼的施肥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一、幼龄树的施肥一般幼龄树施肥应少量多次,薄肥轻施。刚定植的龙眼苗在第一...

    68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生物肥让农作物更茁壮
    生物肥让农作物更茁壮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用生物肥料取代化学肥料将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并且能够帮助农作物有效抵御疾病。科学家进行了一项让西红柿与豆科植物护根物一起生长的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科学家推测,生物肥料使农作物的基因表达产生了变化,从而让农作物长得更为茁壮。 农作物产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戏剧性增长要感谢...

    156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花生起垄种植如何施用底肥?
    花生起垄种植如何施用底肥?

    起垄种植花生,垄宽高多少固然重要,但一次性施足底肥更重要。因为土壤处于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土壤养分分解转化的特别快,如果底肥不足,后期容易出现脱肥早衰。 1、起垄种植花生,底肥在平地面均匀撒施后或旋耕后撒施起垄。这样肥料在垄上的土壤中分布比较均匀,更加有利于根系的扩散和吸收...

    984 花生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
  • 结球甘蓝科学追肥
    结球甘蓝科学追肥

    结球甘蓝对肥料的要求,要以氮、钾为主,适当配施磷肥。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三要素的配合量N∶P∶K为3∶1∶4。从生长阶段分析,幼苗期需氯较多,到莲座期达到高峰。到结球期需要磷、钾较多,而且结球期生长量最大,约占整个生长期的70%―80%。具体追施方法是:甘蓝定植十余天,经过浇水、中耕蹲苗后,即可开始第...

    731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豇豆施肥应抓好三个关键技术
    豇豆施肥应抓好三个关键技术

    豇豆喜肥但不耐肥,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施足基肥,及时追肥。2、增施磷钾肥,适量施氮肥。3、先控后促,防止徒长和早衰。植株营养是增加花序和成荚的关键。基肥充足,可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的活动,多形成根瘤,使前期茎蔓健壮生长,分化更多的花芽,为丰产打下基础。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的有机肥2000~3...

    54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施用化肥六法不可取
    施用化肥六法不可取

    1.地表撒施尿素和碳酸氢铵尿素含氮量虽高,但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尿素在转化时呈分子状态,不被土壤吸附,易随水土流失,使作物难以利用。尿素作追肥,应开沟条施并盖土。作叶面肥喷施,应掌握好施用浓度,喷施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浓度以0.8%~1.0%为宜,蔬菜以0.3%~...

    154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三夏时节施肥6大误区
    三夏时节施肥6大误区

    由于有些农民朋友不了解化肥的性质,在施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做法,致使化肥利用率低,甚至给农作物造成了肥害而导致减产减收。所以,提醒一些农民兄弟在“三夏”大忙季节,避免施用化肥事与愿违,施肥和追肥时应走出6大误区。1.用过磷酸钙拌种 过磷酸钙含3.5%~5%的游离酸,用其拌种会...

    186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给芹菜施肥的方法与技术
    给芹菜施肥的方法与技术

    棚室生产的芹菜为浅根系蔬菜,吸水能力弱,对土壤水分要求严格,因此适宜于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碱土或砂壤土。缺少有机质,在易漏水肥的砂土、砂壤土栽培芹菜易产生空心现象。芹菜对氮、磷、钾的需求较大,生育初期和后期对氮的需要量均很大,初期需磷较多,后期需钾较多。生育期缺氮易使细胞产生老化现象,最终...

    2629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复合肥施用事项
    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复合肥施用事项

    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肥料,而复合肥就是很热门的一种。在复合肥行业中,主流复合肥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对于这三种肥料你了解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它们的使用时间及方法。 一、氯化钾 氯化钾复合肥价格比较低廉,很多农户喜欢用,但要注意很多氯敏感作物,这些作物吸收氯元素到一定...

    2368 农作物种植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