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时期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提出,对化肥施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了解我市化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对促进我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产量需求的不断提高与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肥施用现状
化肥施用涉及千家万户,受技术水平与产量、价格、生产条件及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断发生变化。据近年来的抽样调查资料,我市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化肥实物总投入平均为120公斤/亩,总养分投入为40公斤/亩。养分投入总量不足,是近年来产量水平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3年后半年随着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的持续走高,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三补一减”力度之大,在粮价高位运行的拉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据我站2004年夏玉米施肥调查资料,单季化肥施用量达72公斤/亩,同比较去年增加20%;单季养分总投入达26公斤/亩,同比增加26.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世界能源市场价格及其它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今年后半年化肥价格大幅上扬,其上涨幅度半年之内达到36%以上。尿素、一铵等重要化肥产品,从过去一直稳定的1200元/吨左右,上涨到现在的1900元/吨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将重挫农民化肥投入的积极性,势必造成麦播底肥施用减少的局面。
二、化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1、肥料投入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定性与定量施肥。有的只施氮肥,有的只施一铵或二铵,有的农户受某些复混肥生产厂家或经营销售者的不适宜宣传,每亩肥料投入量仅有40公斤,严重制约了小麦、玉米等粮作产量的提高。
2、施肥管理方面不能因地制宜。一是在稻区与习惯浇蒙头水的小麦区,基肥施用比例过大,在灌水早且额度大的条件下,导致径流渗失,降低了肥料养分利用率。二是在洪积扇上中部与砂性土区,土壤渗漏严重,一些农户在施肥后大水漫灌,致使养分流失。三是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区,一些农户仅投入少量复混肥,氮素含量低,秸秆分解腐熟与麦苗争肥严重,在低温寡照影响下,小麦苗期分蘖少,冬前群体难以达到一类苗标准。四是不会利用土壤保肥、供肥特性合理安排底追比例。一些砂性土区底施量过大而导致中后期脱肥,一些粘性土区底施量过少,难以形成高产苗情。五是肥料投入成本偏高,种植效益下降。由于农民已习惯施用复混肥料,在众多厂家、众多品牌、众多规格的复混肥产品面前,往往受到虚假宣传影响,不仅使肥料投入成本升高,养分投入结构也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生产水平的提高。
3、科学施肥技术的欠缺,已经影响到农作物结构调整。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户种植西瓜、葡萄,却在中后期大量施用氯化钾,产品酸涩,口味极差,只能大幅降价销售;一些农户改种花生、大豆,为了高产大量施用氮素化肥,结果反而降低了产量。近年来,红薯、土豆种植效益提升,市场需求良好,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块根、块茎类作物的需肥特性,盲目施肥,投入高,产量低,收益少。
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确实存在,但较过去并未恶化。所施用的化肥一部分为作物吸收,一部分被土壤吸附或转化,一部分通过生化作用如生物脱氮过程进入大气中。只有少部分被淋溶至土壤下层,但由于我市大多数地区地下水位已大幅度下降,对地下水的污染并未加重。
三、合理施用化肥的措施
既要确保产量提高,增加农业效益,又要保障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就要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其主要措施有:
1、坚持走有机无机相结合的道路。增加农田有机物质投入,建立良性农田生物循环机制,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生化活性,确保化肥利用率,走用养结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措施。要继续推广夏秋两季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搞好有机肥积造与人畜禽粪肥施用,以有机养分投入的增加,促进化学养分投入的减少。
2、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是近代农业科技综合发展的重要成果。它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在有机肥施用为基础的条件下,于产前提出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的适宜用量、比例及相应的施用技术,实现了由定性施肥到定量施肥的历史性跨越。由于测土化验避免了盲目投肥,在增产的同时,节本增收效果显著。平衡施肥技术的本质在于合理满足作物营养,做到合理配方,精确定量,将化肥投入量与地力控制在最佳水平,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确保土壤及地下水源不受污染,农产品亚硝酸盐含量不超标。对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肥资源浪费,协调土壤肥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从平衡施肥核心技术来看,不了解土壤的相关养分含量,就不可能准确估算相应的养分投入量。因此,没有测土化验,就没有平衡施肥。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强化验室建设,充实化验力量,改善化验条件,积极开展测土化验工作,有力促进与保障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4、搞好技术物化,开辟技术推广新途径。将平衡施肥技术以配方肥的方式进行物化,直接进入千家万户,是加快技术推广,解决技术棚架,深受农民欢迎,生产效果显著的有效形式,开辟了技术推广的新途径。我市的测配站于2001年开始筹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已组建市级测配站2家,县级测配站4家,销量逐年翻番,累计推广配方肥近万吨。全市土肥系统要加强对各级测配站的监督与管理,利用技术优势,催生新的支农产业的发展壮大。
5、强化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人了解、应用平衡施肥技术。我市人多地少,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农户限于文化素质与经营规模,缺乏自主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与动力。因此,要搞好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就必须切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在工作中,一是要注意提升培训的高度;二是要切实加大培训的力度;三是要不断扩展培训的广度;四是要良好把握培训的梯度;五是要努力增加培训的亲和度。结合调查研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释疑解难,进行面对面交流,避免空洞宣讲,让农户联系自身生产实际,听得懂、用得通平衡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