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圣女果种植早疫病的防治
- 圣女果种植早疫病的为害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叶片上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有同心轮纹,潮湿时产生黑色素,茎上多在节处形成褐色椭圆形凹陷斑,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
-
- 越夏圣女果无公害栽培技术
- 夏圣女果生长期处在强光、高温、病虫害盛发季节,常规栽培条件下病毒病发生较重。盐城市蔬菜研究所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麦茬圣女果越夏无公害栽培技术,亩产5000公斤以上。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毒、...
-
- 圣女果种植的春季栽培
- 一、圣女果种植种子处理。为防止种子带菌传播,播前种子要消毒,可用温汤浸种,也可用药剂浸种。温汤浸种是将圣女果种子在凉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放入50-55℃的热水中,不断快速地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并随时补充热水,使水温度稳...
-
- 圣女果种植的庭院栽培
- 圣女果种植的整地时畦宽1.5米,垄高25厘米,垄沟宽40厘米。1.5米宽的畦田可栽4行,株距25~30厘米,每亩可种6000~8000株。一、圣女果种植的露地栽培:1.春番茄:12月在大棚内进行热线加小棚育苗,3月下旬地膜覆盖后定植大田,5月下旬至7...
-
- 圣女果种植的晚疫病防治方法
- 圣女果种植晚疫病的为害症状:茎、叶、果实均可受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叶和青果被害最重。 幼苗期发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叶柄及茎病变部变成黑褐色,腐烂,植株折倒。 成株多由下部叶片先发病,初期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可...
-
- 圣女果种植的叶霉病防治
- 圣女果种植叶霉病的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发病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部着生褐色霉层,后期布满叶背,变为黑色,叶正面出现黄色病斑,叶片由下向上枯黄卷曲,植株枯黄。果上染病...
-
- 圣女果种植的环境要求
- 圣女果为喜温型果菜,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结果期的最适温为15~25℃,喜光,对于水分要求较多,在沙壤土上种植体现最好,喜钾肥。圣女果种植适宜秋季播种。为防止胚珠带毒传播,播种前要进行胚珠消毒,将胚珠用纱布包好,放于15%磷...
-
- 圣女果种植的青枯病防治
- 圣女果种植青枯病的为害症状:从苗期侵染,但不发病,直到结果初期才显示症状。开始顶端叶片萎蔫下垂,随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凋萎。起初病株中午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发病快,蔓延急速。土壤干旱,气温偏高,染病经过 2~3天,导管被细...
-
- 圣女果结果期的水肥管理
- 一般情况下,坐果以前以控为主,很少追肥、浇水。但坐果后应逐渐加大浇水、施肥量,否则易出现空洞果和菱角果。一般从第三穗花(第一穗果核桃大小)开始浇膨果水,每667平方米随水冲施硝酸钾、磷酸二铵、硫酸钾、三元复合肥等肥...
-
- 鲜食果圣女果的春季早栽技术
- 一、种子处理。为防止种子带菌传播,播前种子要消毒,可用温汤浸种,也可用药剂浸种。温汤浸种是将圣女果种子在凉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放入50-55℃的热水中,不断快速地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并随时补充热水,使水温度稳定,15-20分钟...
-
- 圣女果二次结果栽培的技术
- 圣女果杂交一代良种在生产上具有明显优势,其产量、品质、抗病力均超一般品种,但杂交种种价较高。为了既不改变原品种的特性,又利于茬口安排及缩短生长期,降低生产成本,现将圣女果二次结果技术介绍给大家。一、中期养杈。在...
-
- 圣女果越夏怎么防治败秧
- 夏季高温多雨,圣女果病害多,败秧严重。为确保圣女果安全越夏,有利秋季二次结果,在越夏期间,应采取“两改、三及时”管理措施,防止败秧。一、改栽培方式。为防治夏季雨水浸种,应改平畦为垅栽。若已在平畦栽植,可结合...
-
- 圣女果种植的温室栽培要点
- 切坨囤苗当幼苗长至7-8片真叶时及时切坨囤苗。前一天下午将苗床用喷雾器均匀浇水,浇水切莫过量,翌日上午切坨,切下的苗坨用土培好,堆放在畦内。坨苗安放后要加强室内温度管理,白天保证25℃,晚上保证16℃,以后逐渐降低,白天19...
-
- 圣女果的整枝技巧与技术
- 一、栽苗时,先打掉底部的两个叶片,有利于促进圣女果的成活。二、为了提高圣女果的光合作用,促进幼苗生长,在第一花蕾以下的枝丫不要过早剪掉,应在见到第一花蕾之后切掉底部叶片及枝丫。三、架好架,防倒秧。一般架高1米以上,2...
-
- 圣女果种植的灰霉病防治
- 圣女果种植灰霉病的为害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和青果上,对产量影响很大。青果期发病严重,叶片症状由叶尖开始发生,病斑呈;字形向内发展,初为水浸状,浅褐色,大型且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间的轮纹,潮湿时表面生少量灰霉,最后枯死。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