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荔枝蛀蒂虫是什么?危害及防治方法

时间 : 10-04 投稿人 : 鹏科 点击 :

荔枝蛀蒂虫是什么?危害及防治方法

荔枝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一定会发生的,除了在梢叶生长期常见的尺蠖、毛毡病,还有挂果期的椿象,但这些病虫都比较容易防治,因为可以看得见。但有一种虫子可不是肉眼能看出来的,它就是荔枝蛀蒂虫,专门隐藏在荔枝果肉里,危害很大且恶心,那么怎么有效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蛀蒂虫对荔枝有什么危害

1、造成落果。由于荔枝蛀蒂虫的危害,荔枝树对幼果会出现生理排斥反应,这时候就会造成荔枝脱落,跟一般生理落果不同,生理落果是养分跟不上发育才脱落,所以几乎是同期的。被荔枝蛀蒂虫为害的荔枝不管大的还是小的都会脱落。

2、影响销售。蛀蒂虫除了在幼果期引起落果外,在成熟期也会造成落果。吃过荔枝的人都知道,要是发现有蛀蒂虫的荔枝,一般人都不敢买,买了也想退货。特别荔枝在采摘前10多天不能喷药,因此会给蛀蒂虫留下产卵机会,蛀蒂虫产卵2天就可孵化 ,10多天可见危害程度多大。

3、投诉问题。成熟的荔枝也会出现蛀蒂虫,普通摆摊销售也少人问津。如果做高档价位的礼品荔枝包装销售,客户万一吃到了有蛀蒂虫的荔枝,投诉还是轻的,对于一些要求高的客户,你肯定少不了赔偿损失。

二、荔枝蛀蒂虫的防治方法

1、防治药剂。对于发生蛀蒂虫的荔枝树,选择合适药物很关键。常用的药物有除虫脲、阿维菌素、氯氰菊酯、杀虫双等等,由于除虫脲持续期长,因此在荔枝采摘前最后一次尽量不要使用。药剂可隔12天喷一次,在荔枝有筷子头那么大就开始喷,傍晚喷。

2、药剂搭配。阿维菌素搭配杀虫双使用;或者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液加除虫脲,随便加一些叶面肥更好;除了这两种用药以外,还可以按自己常用的药使用,毕竟有同样效果的农药有很多种。

这种害虫,对荔枝的品质有很大影响,除了造成减产,还会影响销售等问题,因此对于这种虫子,防治一定要做到位,争取做好预防,减少后期发生。

关于荔枝蛀蒂虫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资料网其他农业内容。

相关文章

  • 缙云麻鸭良种介绍
    缙云麻鸭良种介绍

    缙云麻鸭是我国著名的蛋鸭地方品种,以成熟早、产蛋多、耗料省、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而著称。外貌特征:体躯轻小狭长、蛇头饱眼、嘴长颈细、前身小后躯大、臀部丰满下垂,行走时体躯向前伸展与地面成45°角,体型结构匀称,紧凑结实,具有典型的蛋用鸭体型。其中:◎I系(褐色麻鸭)母鸭以褐色雀斑羽毛为主,腹部颜色较浅...

    1420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怎样改造枇杷园
    怎样改造枇杷园

    枇杷采果已经基本结束,但栽种枇杷的农民朋友可千万不要闲着,应当抓紧时机进行果园的改造工作。对今年枇杷没有取得理想产量的农民朋友来说,这项工作尤其重要。今日,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陈栋作客“农业科技”,就枇杷园的改造技术向大家作讲解 枇杷树一般不易衰老。但土肥水管理不当,如施肥量不足、土壤板结、排水不...

    2257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如何在盐碱地为楝树繁殖育苗
    如何在盐碱地为楝树繁殖育苗

    楝树为楝科楝属落叶乔木,又称苦楝,是行道树、观赏树和沿海地区造林树种。其生长迅速,侧根发达,抗性强,在酸性土、钙质土及含盐量0.3%以下的盐碱地均能生长良好。它既可根插也可种子育苗,由于种子育苗繁殖系数较大,因此一般用种子育苗。 圃地准备苗圃地要求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土层深厚、肥沃...

    138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华北地区玉兰栽培管理技术-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华北地区玉兰栽培管理技术-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原产于江西、浙江、湖南等地,在北京以南的地区也广为栽培。玉兰花色洁白,花大味香,是园林中重要的早春观花树种。现将其在华北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玉兰的生长习性 玉兰喜光,稍耐阴,可在侧方挡光的条件下种植,不可种植于大树下或背阴处;玉兰较耐寒,在北京地区背风向阳处无需...

    1807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君子兰分株有技巧
    君子兰分株有技巧

    君子兰进入成龄期,都能长出新芽,新芽掰下,培育成新株,这叫做君子兰的无性繁殖,根据生芽的位置可分作茎侧芽、茎底芽、叶间芽,这些芽子都是由茎部长出的。待芽子长到6-7片叶时茎底芽和茎侧芽可以进行分株处理,分株的时间最好在春秋两季结合换盆土同时进行。因为这个时节温度较低分株伤口不易感染、腐烂。而叶间芽则...

    2976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茭白栽培管理
    茭白栽培管理

    1.种类与品种广西栽培的茭白按一年中收获的次数来分,有一熟茭和二熟茭两种类型。(1)一熟茭白:也称单季茭白,每年秋季9月收茭一次,连收2~3年后就需重新栽植。推广品种有:八月茭、安溪早茭白、象牙茭等。(2)二熟茭白:也称双季茭白,每年春秋两季各收一次。一般在春季或夏秋栽植,第一熟在当年9~10月采收...

    68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黄花菜早春管理栽培
    黄花菜早春管理栽培

    1、促发春苗春季出苗前在行间中耕1次,深达13厘米以上,同时打碎耙平壅培的肥泥等覆盖物,然后追施催茎肥。抽苔前在行间浅耕6-7厘米,结合施催蔓肥。在采收旺季追催蕾肥。每次追肥均用速效性氮磷钾全肥。抽苔期间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以防引起落花落蕾。为防止发生落花落蕾可喷1ppm2.4-D药液。2、及时防治...

    190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白葡萄品种--歌蒂丝
    白葡萄品种--歌蒂丝

    白葡萄歌蒂丝最早在嘉维(Gavi)种植,约是1000多年前,所以其历史与嘉维(Gavi)一样悠久。普遍认为,该品种出自亚平宁(Appenine)山脚下的Alessandia省,那时,Genoa的主教拥有嘉维城堡,城堡周围种满了当地的佃农所耕种的歌蒂丝。到今天,歌蒂丝的种植区域还是非常有限,几乎都在意...

    329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大规格雪松移栽要点
    大规格雪松移栽要点

    第一,起球时要确保其根系的完整。由于雪松的须根大多分布在表土下1米深左右,深入地下的主根寥寥无几,因此以雪松胸径的7倍来确定起挖泥球的直径,泥球的高度不能小于泥球直径的2/3。第二,用草绳分层包裹。第一层从土球中下部向上环绕,在土球2/3高度时开始逐圈拉紧,俗称“打腰箍”。第二层先为整个土球套上一层...

    2162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谷子丰产栽培技术
    谷子丰产栽培技术

    1.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均匀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三洗一闷一拌"处理。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子量0.1%的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种子量0.2%-0.3%的瑞毒霉拌种防治白发病和黑穗病;拌种后堆闷...

    201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潍拖奥野360-420系列拖拉机
    潍拖奥野360-420系列拖拉机

    产品介绍:本系列产品是目前性能先进的中马力四轮驱动拖拉机。具有配套动力强劲、传动效率高、牵引力大、油耗率低、适应性强、结构紧凑、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变速箱采用啮合套换档,4×(2+1)个档位,可靠性强,速比合理;采用双作用离合器;按国家标准设计的动力输出轴;设有液压输出接口,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液压输...

    151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芒果嫁接苗管理
    芒果嫁接苗管理

    1、去脚芽:剪顶嫁接后,砧木嫁接口下部的不定芽常会萌发,必须每周检查一次,及时去掉脚芽,以免影响接芽生长。2、补接:嫁接3周后,要检查接穗是否成活,如果不成活,要及时补接。3、肥水管理:苗圃要经常保持湿润,不能干旱,也不能积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嫁接1个月后,可施稀薄的肥水,隔月施1次,要勤施薄肥,...

    25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夏播冬瓜搭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夏播冬瓜搭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为探索冬瓜延后栽培技术,2004~2006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民进行了夏播冬瓜搭架栽培试验,平均亩产4203公斤,上市供应期从10月―直延续至12月中旬,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肉厚、皮硬、组织致密、抗日灼、商品性好的青皮型冬瓜,如广东青皮冬瓜、青杂一号冬瓜等。二、地块选择冬瓜的根系...

    1473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水稻节水灌溉的几种途径
    水稻节水灌溉的几种途径

    节水灌溉,就是通过采用各种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来减少地表水、地下水或其他水源的损失,节约灌溉水量。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及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各地农作物的灌溉方式和耕作技术大都不符合节水灌溉的要求。在水稻灌溉中,浅湿灌溉方式应用不广泛,水层深度不符合节水要求,喷、滴灌技术应用不普遍,使...

    24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绿萝养护要点
    绿萝养护要点

    绿萝以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和中性沙壤土栽培发育最好。可用腐叶质70%,红壤土20%,油菜饼和骨粉10%混合沤制。每三年换盆一次。绿萝属阴性植物,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较耐阴。室内栽培可置窗旁,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阳光过强会灼伤绿萝的叶片,过阴会使叶面上美丽的斑纹消失,通常以接受四小时的散射光,绿萝...

    179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